2024年,成都市紧紧围绕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和维护秩序五个方面,认真贯彻“路线图”和工作指南,落实落细“五化”“四到位”工作要求,全力推动信访工作制度机制守正创新、巩固提升,有力促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在成都落地见效。
聚焦源头预防信访工作基层基础持续夯实
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强化基层基础、推进源头治理是信访工作的重点。推进预防法治化,就是要从预防、排查、化解入手,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成华区双桥路南六街有一个修建于1998年底的院落,其生活污水经一墙之隔的某学校排污通道排出。近几年,因该校区进行校舍改造,施工建渣堆积导致排污通道淤积堵塞,造成院落排污不畅、污水外溢,影响了院落内公共环境卫生,给院内居民生活带来不便。院落居民曾向学校施工方反映该问题,但未得到妥善解决。成华区摸排到该矛盾纠纷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下沉院落,在开展劝解疏导的同时,召集院落自管小组成员、居民代表商议,在学校施工现场召开现场协调会进行沟通处理。经协调处理,院落窨井和排污通道畅通、污水排放正常、院落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解决了困扰院落居民的问题。
网格员常态化摸排矛盾纠纷助力化解院落排污问题,是成都市成华区利用“群众工作之家”矛盾纠纷排解机制发现问题的生动体现。《信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要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将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要组织各方力量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防和化解政策性、群体性信访问题。成都市紧紧抓住这一核心要义,结合市域信访工作实际,在全市3045个村(社区)创新建立“群众工作之家”,推动信访工作融入市委“微网实格”社会工作体系,创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在早、发现在小。同时,结合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创新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在市、县两级开展“信访局长下沉接访督导”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心贴心交流反映问题。2024年以来,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累计接访下访群众1万余人次,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5%。
---此处隐藏2345字,下载后查看---
聚焦维护秩序依法信访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信访工作法治化,既是对接访人、办理人等公职人员的要求,也是对信访人的要求。推进维护信访秩序法治化,要以“双向规范”守住底线为导向,推动形成良好的信访秩序。
“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今天的活动受益良多,既观赏了节目,又学习了《信访工作条例》,以后解决矛盾纠纷晓得该怎么做了。”
5月10日,由四川省信访局主办,成都市信访局和大邑县承办,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条例》、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主题的四川省《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两周年宣传活动在成都市大邑县举行。自《信访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两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各级各部门进行集中学习培训100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6万余册,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200余场,广大干部群众对《信访工作条例》的知晓率和认知度持续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同时,对违反《信访工作条例》规定的“六类禁止行为”和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等违法犯罪行为,成都市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指引,严厉打击煽动教唆、以访牟利等不法行为,引导群众文明理性表达诉求,切实解决重复访、越级访等问题,着力构建良好信访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