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政治引领,筑牢忠诚之魂。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党支部始终将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推动党员干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化理论武装。制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构建“四学联动”机制,通过制定计划系统学、原原本本深入学、专题研讨交流学、线上线下融合学,采用支部书记解读阐释领学、支部专题集中研讨、党员自觉深入研学等方式提升学习质效,开设每周学习小课堂,每位党员轮流讲政策、谈业务,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深度融合。三是严明纪律规矩。始终把党风廉政教育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进“警示+承诺+监督”闭环机制落实,常态化学习《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组织观看《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等警示教育片,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联合开展“红色引领监测为基环评先行”主题党日,以廉政教育强党性原则,以志愿服务强生态意识,推动“党建红”“生态绿”“廉洁白”三色辉映。
(二)夯实组织基础,锻造战斗堡垒。一是打造品牌,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双争一创”行动,推进“四强”党支部创建,开展“监测+”系列主题党日,党支部入选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实施“基层观测点”制度,选取高新分局监测站和29家企业为基层观测点,采取现场调研、帮扶指导、特色活动等形式,开展结对共建、服务企业等活动,现场帮助基层协调解决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指导帮扶企业解决自行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的《“小支点”撬动“大能量”党建赋能生态环境监测》被评为第一届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十佳典型案例。二是建强支委,凝聚合力。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要求贯穿于支委建设全过程,推动支委转作风、提效能。将党建工作与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一年一主题”抓实党建工作。支部委员严格履行职责,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每月召开支委会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对“三大一重”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支部书记带头落实末位表态制,其他支委以身作则,形成“头雁效应”。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加强党性教育。三是锤炼队伍,激发活力。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支部书记带头讲授纪律党课、开展廉政谈话,以上率下带动提升党员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先锋意识,支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支部先后2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科室2次被评为“创新创优先进科室”、1次被评为“局机关优秀科室”,多名党员获评“优秀GCD员”称号。
(三)深化融合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探索“党建+”融合模式,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监测支撑。一是“党建+大气环境监测”,守护蓝天常在。积极选派党员参加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帮扶,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做出贡献。联合开展“测管联动,共保蓝天”主题党日,共谋空气质量监测支撑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思路,以“党建红”引领“天空蓝”。二是“党建+水环境监测”,护航碧水长流。组织开展“市级自查+市级复查”行动,现场查看202个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为坚守水环境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组建全市水生态监测技术团队,参加水生态监测与评价跟班学习培训,为“三水”统筹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党旗在河流、湖泊水生态环境监测一线高高飘扬。三是“党建+土壤环境监测”,保护净土源头。联合开展主题党日,观摩地下水采样监测全过程,调研农村黑臭水体监测技术方法。无论是遍布全市各个区域的土壤环境例行监测,还是城市农村黑臭水体监测,党员克服野外监测各种困难,为净土保卫战提供监测支撑。四是“党建+生态质量监测”,呵护生态优美。联合开展“红色+生态+监测”主题党日,调研了解环湿地保护修复、湿地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现状。建立全市生态质量监测网,5个站点入选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首次完成410个生态质量样地全覆盖监测。五是“党建+企业园区监测”,强化为民惠企。党支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万户、访千企”环保服务企业“十百千”帮扶活动,深入工业园区、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走访调研,主动上门帮扶,及时为企纾困。党支部赴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环境谷”开展主题党日,为辖区机构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连续两年组织党员对60家企业排污自行监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帮扶指导。六是“党建+监测数据质量”,严守数据底线。健全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制作人为干扰监测专题警示片及“负面清单”,将防范人为干扰监测行为纳入有关考核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国控监测站点电子围栏全覆盖,制定实施《城市电子围栏智慧监管办法》,相关案例入选全国数智化转型示范;开展社会监测机构信用评价,构建社会监测机构超市,率先在长三角开展监测机构主题地图试点建设,相关做法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此处隐藏3281字,下载后查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科党支部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定位,深化“党建+”融合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为美丽建设提供监测支撑。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每月生态党建大讲堂、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将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建立党建+业务双周学习机制。重点开展守护绿水青山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污染防治攻坚、环保督察整改等任务中亮身份、作表率,全年计划组织专题学习12次、红色教育基地实践2次,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实际行动。
(二)创新组织建设,激发队伍活力。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工作模式,在重点流域治理、碳排放监测等一线成立临时党小组。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计划,选拔20名青年党员骨干参与跨部门轮岗。完善党建数字化平台建设,开发生态党建云小程序,实现组织生活在线记录、党员积分智能管理。每季度开展党建业务双优评比,将环评审批效率、信访投诉办结率等业务指标纳入党员考核体系,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机制。
(三)深化作风建设,服务绿色发展。建立党建联建共建机制,与重点企业、社区党组织签订环保共治协议,全年开展环保服务进园区活动6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环评审批、执法监管等关键领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建立三清单两台账监督体系。组建生态先锋志愿服务队,实施党员认领责任河段计划,设立群众环保监督热线,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少于50件。年底开展党建促生态成果展,通过典型案例宣讲、技术成果展示等方式,打造具有生态环境特色的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