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极为注重选人用人的公信力,积极确立明确的用人导向,精准识别干部、优先从基层选拔干部、以正向激励推动干部晋升,确保埋头苦干者受认可,真抓实干者得回报。
1.精准识别干部。筑牢常态化了解和精准化研判两大基石,以便及时发现那些默默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实施《*市干部无任用考察工作方案》,组织*个调研组对*家单位进行调研,与*名干部职工开展“非提拔任用谈话”。综合日常表现、谈话评价等因素进行精确判断,全面掌握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以及表现欠佳的干部情况。
2.以实力选拔任用干部。明确干事创业优先、人岗匹配、人事相宜的干部任用准则,统筹推进“87”后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以及各年龄段干部的合理任用。着重考察在乡村振兴、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共提拔*名长期扎根基层、奋战在一线的干部,占提拔干部总数的*%;调任*名工作实绩显著的事业单位专业干部,拓宽选拔渠道,强化干事创业的导向引领。
3.激励干部晋升职级。加大职级晋升力度,充分发挥其正向激励作用。将*%的空缺职级职数用于优先晋升在大事难事面前勇于担当的干部。*名公务员得到职级晋升,职数配备率提升*%。其中,三级主任科员职级职数配备率从*%提高到*%,提高了*个百分点,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此处隐藏1731字,下载后查看---
四、优化干部管理,体现严管厚爱
在干部管理方面,既严格监督又关怀备至,一方面高悬纪律之剑,另一方面给予组织温暖,全方位保障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1.聚焦“关键少数”。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自年初以来,市委组织部部长围绕重点工作推进、班子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稳控等内容,与*名市直部门、乡镇街道的“一把手”进行一对一谈话提醒,强化对“关键少数”的日常监督。印发《*市股级干部交流工作暂行办法》,有序组织在关键岗位任职较长时间的股级干部进行交流,加强重点岗位干部的日常管理。
2.构建干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的作用,及时掌握日常监督信息,敏锐捕捉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整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信访举报、重大事项报告、涉企报告、审计监督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并及时更新监督信息台账,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信访举报较多的干部,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有力依据。3.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难题。通过无任用考察、非提拔谈话、专项考核、年轻干部调研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成果、工作内容以及群众认可度,综合分析研判*个科级领导班子。自年初以来,*名不适宜现职的干部被调整岗位。
4.给予干部组织关怀。全面落实提高干部经济待遇的政策,按时发放奖励性绩效和评优奖金,积极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建立干部担当压力调节机制,畅通沟通渠道,鼓励遇到困难的干部与组织部门交流。在“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组织爬山跑步、书法摄影、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三个区别开来”的要求,对敢于担当的干部依规容错,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坚定地为勇于探索、清正廉洁的干部提供支持,让干部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