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近期深入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实际,进行研讨交流发言。本次会议是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总书记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与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动员令。正如总书记所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为我们做好一切城市工作,特别是文化广电旅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将其转化为推动我市文化广电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下面,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领悟核心要义,深刻把握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战略擘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博大精深,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划了科学路径。对会议精神的学习领悟,关键在于把握其蕴含的深邃思想、科学方法和战略导向。
(一)深刻领会“生命体”理念,强化文化在塑造城市灵魂中的核心地位。总书记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这要求我们必须摒弃将城市简单视为物理容器的陈旧观念,转而以系统的、发展的、动态的视角审视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文化,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他者的独特基因和精神血脉,是维系这个“生命体”健康与活力的核心要素。中央会议将“文脉赓续”、“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等作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正是对“生命体”理念在文化维度的精准落实。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城市这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中,文化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其灵魂之所在、根系之所系。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城市独特的魅力与个性,是吸引人才、凝聚人心、激发创造力的源泉;而文化的传承创新,则如同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如何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好我市的文化资源,将其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让城市的文化脉络生生不息,真正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落到实处,使我市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独特风貌、彰显深厚底蕴。(二)深刻把握“内涵式发展”导向,推动文化广电旅游工作从量向质跃升。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重心必须从过去的“铺摊子”转向“精雕细琢”,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追求内涵提升。具体到文化广电旅游领域,“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它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发展品质的提升,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能,还是广电内容的精品创作与传播力影响力,或是文旅产品的吸引力、体验感和附加值,都要追求精益求精、卓尔不群。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效益的优化,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文化账、社会账、生态账,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更重要的是,必须坚决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文旅项目建设、广电制作传输、文化服务等各个环节,探索绿色低碳的行业运行模式和发展路径。通过“内涵式发展”,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提升文化引领力、广电传播力、旅游吸引力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度。
---此处隐藏7675字,下载后查看---
三、提升履职能力,锻造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文广旅干部队伍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推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我市文化广电旅游领域落地生根,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作保障。
(一)强化理论武装,在深学细悟中夯实“思想根基”。理论清醒方能政治坚定、行动自觉。一是深刻把握精髓要义。要把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各级文广旅系统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深刻理解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基本原则、方法路径,特别是其中对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要结合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文化建设、城市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二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习贵在运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我市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联系文化广电旅游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联系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通过学习,明确本部门本单位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中的坐标定位和职责使命,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和发力点。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破解难题的举措、推动落实的能力,使会议精神真正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三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我市文化资源底数、广电运行状况、旅游发展动态及存在问题,在深化学习中破解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理解。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学习的浓厚氛围。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研讨,引导全体干部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提升专业素养,在实践磨砺中锤炼“看家本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对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培育系统思维能力。城市工作是“系统工程”。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刻理解文化、广电、旅游在城市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格局、产业体系等各方面工作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规律。善于运用系统观念分析问题、谋划工作,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全局性、协同性,避免“就文化抓文化”或“单打独斗”。例如,在推动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要统筹好文物保护、风貌延续、功能提升、业态引入、居民需求等多重目标;在智慧城市与智慧文旅建设中,要注重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二是提升政策研究能力。准确把握中央、省关于文化、广电、旅游及城市工作的政策精神和改革导向是开展工作的前提。要建立健全政策跟踪研究机制,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最新动向。要结合XX实际,提高政策转化和创新能力,善于研究制定、精准用好符合市情、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要加强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资源支持。提升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的能力,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三是增强创新破难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墨守成规难以应对挑战。要鼓励干部在遵循法律法规和上级精神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聚焦文化创意、智慧文旅、新业态培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等重点难点问题,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破解难题。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特别是数字化素养、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公共治理、危机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培养一批懂文化、懂旅游、懂广电、懂市场、善治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坚守人民立场,在务实担当中践行“根本宗旨”。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的工作成效最终要由人民来检验。一是坚持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谋划公共文化服务、广电节目生产、文旅产品开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各项工作中,都要站稳群众立场,把“人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根本衡量标准。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反馈渠道,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坚决反对任何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二是提升解决急难愁盼的效能。聚焦人民群众在文化广电旅游领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加以解决。例如,针对部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不优的问题,要精准施策补短板;针对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影响数字文化体验的问题,要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并加强指导;针对旅游市场乱象(如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要加大整治力度规范秩序;针对市民反映的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形式不新颖的问题,要创新内容供给和服务方式。要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时办理,务求实效,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增强群众获得感。三是构建共同建设共享格局。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拓展群众参与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渠道和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参与城市文化空间治理。在规划编制、项目设计、设施建设、活动组织、成效评价等过程中,充分听取专家、群众、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城市文化发展良好局面。
同志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我们擘画了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文化广电旅游事业打开了新的广阔天地。重任在肩,使命如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我市实际,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笃行不怠、久久为功,谱写好XX市文化广电旅游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增添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