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总书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系统部署了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实际成效。
一、擘画空间新格局,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这要求我们科学绘制空间发展蓝图,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城镇格局。
(一)要强化规划战略引领,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立足XX市在XX省域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化完善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其对市级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传导约束。尤其要精准落实国家与省级区域重大战略(如XX城市群、XX都市圈规划),协同推进XX市本级中心城区能级提升、XX省域副中心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以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联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增强对人口、产业等要素的综合承载与高效配置能力。
(二)要夯实耕地资源根基,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是政治责任。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扎实推进新增耕地认定核查和补充耕地项目建设,确保“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城市发展守牢生命线。
---此处隐藏2509字,下载后查看---
四、构建治理新范式,着力建设崇德向善文明智慧城市
会议提出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和“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对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
(一)要赋能智慧规划管理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推动规划编制、行政审批、执法监督、监测评估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时空大数据在城市人口、产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空间利用效能、资源承载能力、规划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和精准调控,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决策支持能力。(二)要提升依法行政服务效能。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照《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以及XX市地方条例、XX市规章行使职权。持续深化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审批流程,推行“多测合一”、“多验合一”等改革举措,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便利度。完善批后监管和执法监察体系,创新运用卫星遥感影像(RS)、无人机巡查、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建立健全规划许可变更、容积率管理等领域的规范程序和制度约束。
(三)要夯实多元协同共治基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全面推行“阳光规划”,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公开公示规划草案、设计方案及审批结果,广泛征求专家、市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规划专家咨询论证、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专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引导市民增强规划意识、法治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监督规划、遵守规划的良好氛围。目标是让城市的善治不仅依靠技术加持,更源于共识凝聚与规则遵循。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