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在《总书记经济文选》第一卷专题培训会上的研讨发言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总书记经济文选》第一卷,并结合自身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文选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展现了总书记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和科学体系。作为一名卫生健康战线的干部,初读时,我思考的是经济发展理论与卫生健康事业之间似乎隔着一层专业壁垒;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愈发感到,这不仅是一部指导经济工作的权威教材,更是一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经典著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卫生健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特别是当前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这次学习恰逢其时。下面,我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核心主线,从三个层面,汇报我的学习感悟与反思。

一、从“治病为中心”到“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立场之变

学习文选,最深刻的触动,是贯穿始终的“人民立场”。书中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让我深刻反思,卫生健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究竟是什么?过去,我们的工作重心可能更多地放在了医院建设、床位增加、技术提升上,这些固然重要,但它们本质上是“治病”的手段。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健康,无疑是这一切的基石。

---此处隐藏2344字,下载后查看---

一方面,要坚持“有为政府”。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绝不能完全推向市场。政府的“有为”,体现在兜底线上。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导责任,确保其公平性和可及性。例如,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就是政府履行职责、引导方向的体现。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保障等领域,政府更是责无旁贷。这种“有为”,不是大包大揽,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标准、加强监管,确保市场主体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另一方面,要善用“有效市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比如,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领域,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通过市场竞争,可以倒逼医疗机构改善服务、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关键在于,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与法律法规,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避免医疗服务沦为纯粹的逐利工具。

对我市而言,这意味着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更加精细地把握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既要通过强有力的政府投入和政策引导,建强公立医疗机构这个“主阵地”,也要通过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活社会办医的“新动能”。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才能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同志们,学习永无止境,实践方为真知。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卫生健康工作者,不仅要做守护人民健康的“专业人士”,更要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经济干将”。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总书记经济思想为指导,站稳人民立场,运用科学方法,勇于改革创新,就一定能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谱写XX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我们卫生健康战线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