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凝聚“银龄力量”,夯实行动基础。一是靶向调研,掌握需求。深入25个乡镇(街道)开展调研,通过举办座谈会,向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了解其所思所想,全面掌握基层治理、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确保“银龄行动”精准契合城口实际。二是壮大队伍,服务群众。发动乡镇街道,以村社区党组织未支点,结合基层治理,从退休干部、老党员、红白理事会等群体中,精心择优选取一批基层治理观察员,组建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银发志愿队伍**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三是宣传事迹、凝聚力量。通过院坝会、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宣传优秀志愿者事迹**次,激励更多老同志投身社区治理,带动社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推动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二)筑牢“银龄阵地”,搭建共享平台。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依托县内养老服务机构非公党支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共建的方式建立“党建+银领”开放式活动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县已建成**个“党建+银领”开放式共享活动基地,依托基地,先后为1765名兜底老人和8940名65岁以上老人开展自理能力评估。二是整合基层资源。以“银龄联盟”形式,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渝康家园、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食堂等资源,以社区活动为载体,搭建老干部共建共享共融的学习、互助、交流和展现风采的大舞台,开展汇报演出、庆祝老人生日、传统节日茶话会等活动**场,丰富老群体生活。三是社区共治强担当。引导机关**名离退休干部主动融入所在社区,围绕居民公约修订、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成功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1个,让社区成为银龄行动他的重要阵地,未离退休干部发挥预热提供舞台,推动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激发“银龄”活力,解决实际问题。一是政策宣传“接地气”。鼓励银龄志愿者深入村(社区),通过拉家常、开院坝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社会救助、乡村振兴有关政策,一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000余场次,覆盖群众8万余人次,群众政策知晓率从60%提升至85%。二是矛盾调处“有妙招”。充分发挥“基层治理观察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从情、理、法多角度劝说,先后协调解决纠纷**次,较好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三是民情收集“零遗漏”。通过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银龄志愿者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收集民情信息数***条,建议意见**条,用“民情日记本”记录并协调解决道路破损、饮水困难、养老设施不足等民生问题**个。成为民政部门及基层政府了解民意、回应民需的重要渠道。
---此处隐藏1529字,下载后查看---
三、下一步打算
(一)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制作短视频、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社区宣传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银龄行动”的内容和意义,提高老年人对“银龄行动”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同时,及时总结和宣传“银龄行动”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调研,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意愿,结合城口县情,优化服务项目设置,增加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内容,提高服务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根据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服务项目。
(三)优化队伍结构,充实银龄力量。加强同卫健、教育、检察等部门的联动,掘退休法官、医生、教师等专业人才,构建“银龄专家库”,为复杂问题处理和专业政策解读提供支持。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银龄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银龄行动”服务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城*县民政局
202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