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借此机会,我谨代表XX街道,就近年来我们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面对复杂严峻的灾害风险挑战,我们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原则,将防灾减灾工作置于极端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构建更为坚实、更有韧性的安全防护体系。
一、坚持系统观念,筑牢防灾减灾“责任堤坝”
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首要在于构建一个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我们深刻认识到,责任落实是抵御一切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为此,我们着力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性地夯实组织基础。
我们率先成立了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打破了以往“九龙治水”的局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协同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应急、城管等2个核心科室与5个社区的职责被逐一明确,确保了指挥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仅今年以来,我们就累计召开了3次专题部署会议,对防汛、防火、应对极端天气等关键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一套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是临阵不乱的根本保证。我们结合辖区实际,对《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同步完善了防汛、防台风等6个专项预案。预案的修订不仅仅是文字的更新,更是对实战流程的再造,我们对人员转移的路线规划、物资调配的启动标准、信息报送的层级渠道都进行了细化,确保每一项应急处置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为了将责任的“神经末梢”延伸至社会治理的最基层,我们创新并固化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责任体系。我们将防治任务精准分解到全域43个网格,由43名专职网格员担任“前哨”,负责日常巡查、风险上报和信息传递。通过专题会议部署与日常督查提醒相结合的方式,我们确保每一片区域、每一个重点部位都有人看、有人管、有人负责。今年以来,街道层面已累计开展网格化督查6次,真正实现了责任的全覆盖、无盲区,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责任堤坝”。
---此处隐藏3035字,下载后查看---
防灾减灾的根基在于人民,力量源泉也在于人民。我们始终坚持将宣传教育和动员群众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努力提升全社会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我们利用社区宣传栏、居民AAA群、入户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暴雨、台风、火灾等常见灾害的避险常识。今年,我们累计发放了各类宣传资料1200余份,宣传活动覆盖居民约5000人次。我们还联合社区、学校、工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3次防汛应急演练,模拟了地下车库积水排险、老旧小区危房人员转移等真实场景,参与演练的人员达到320余人。通过这些演练,不仅检验了预案的实用性,更让居民群众在亲身体验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应对灾害。
据初步测算,通过这一系列精准有效的防治措施,2024年我街道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较前三年平均值下降了约15%,有效保护了近千万元的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我们连续多年实现了因灾“零伤亡”的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们坚持系统思维、科技赋能和全民参与的生动体现。
各位领导,同志们,防灾减灾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任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深刻汲取XX特大暴雨等灾害的教训,不断查找自身短板,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守护好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