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司法保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在司法保障企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政法系统单位班子成员,以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涉企服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法院、*区政府、市工信局、*县司法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中司法保障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而司法保障则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和关键支撑。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主体对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期盼日益强烈。司法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
从我市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6万户,较2020年增长了42.3%,其中企业数量4.8万户,个体工商户10.8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和民生改善。然而,在市场主体发展过程中,各类涉企纠纷也不断涌现,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数量逐年上升。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涉企案件12300件,较2023年增长18.5%,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主体维权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司法保障在化解涉企矛盾、维护市场秩序中的重要性。市法院在处理某供应链公司与某商贸公司的大额涉企合同纠纷案时,秉持善意执行理念,采用“活封活扣+积极调解”的方式,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被执行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不仅让两家企业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也为其他市场主体树立了信心,彰显了我市司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强化司法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反之,如果司法不公、执法不严,就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市场主体利益,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全市各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强化司法保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
---此处隐藏4516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法院,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司法机关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法院在审理涉企案件时,要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通报案件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和行业监管漏洞,提出司法建议;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涉企违法犯罪线索,要及时向司法机关移送。加强政法系统内部协作配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在案件办理、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协作,形成打击涉企违法犯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加强业务交流和培训,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和尺度,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监督意见,要及时研究处理并反馈结果。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加强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对法官、检察官、警官等司法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培训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25年,计划组织各类培训活动50余次,培训司法人员2000余人次。加强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决整治执法司法不公、不廉等问题,树立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同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司法人员和执法人员积极担当作为,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对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的培养和管理力度,引导他们依法诚信执业,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开展涉企公益法律服务,为小微企业、困难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等服务。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的政策措施、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提高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同时,宣传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诚信守约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营商环境意识。组织司法人员、法律工作者深入社区、企业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问题,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密切关注涉企司法舆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置舆情事件,防止负面舆情扩散蔓延,维护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司法保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新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