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全市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商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及市场监管局局长,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刚才,市市场监管局、*区政府、*县市场监管局做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亮点,也提出了下一步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加强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为我们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从全市发展大局来看,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万户,其中企业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和经济活力。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市因失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有家,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有*家,这些企业在市场准入、招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不仅影响了自身发展,也制约了全市经济的整体活力。通过加强信用修复,帮助失信企业重塑信用,能够让这些企业重新获得发展机会,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从优化营商环境来看,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信用监管的精准性和信用修复的便捷性是重要短板。据调查,有*%的企业认为信用修复流程繁琐,*%的企业对信用修复政策不了解。通过简化修复流程、加强政策宣传,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吸引更多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是构建诚信社会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失信现象仍时有发生,如虚假广告、合同违约、拖欠工资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加强信用监管,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做好信用修复工作,引导失信主体纠正错误、重塑信用,能够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此处隐藏4639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要将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问责。
(二)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强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队伍建设,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今年,要举办全市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培训班不少于2期,培训人员不少于*人次。要关心关爱工作人员,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大投入保障。要加大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保障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维护和升级改造所需经费。要将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四)严格督导检查。要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对各级各部门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工作推进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通过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意义重大、责任在肩。让我们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我市信用体系建设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