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上的讲话4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全面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水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各单位、各有关企业负责人等。刚才,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区政府、县镇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关键之举,更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就我市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我们必须答好的“必答题”,而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答题”。

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落户我市,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统计,去年我市新注册市场主体万户,同比增长%,其中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家,这与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企业开办时间上,虽然我们已经压缩到了个工作日以内,但沿海发达城市平均只需个工作日;在项目审批环节上,部分项目还存在审批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过长的问题,个别项目从立项到开工需要经过多个审批环节,耗时长达*个月,而有的先进地区通过并联审批等方式,将审批时间压缩到了个月以内。这些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市对优质资源的吸引力,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区域竞争的严峻形势来看,当前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态势。周边*市、市等兄弟城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力度更大、措施更实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在市场监管、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竞争力持续提升。如果我们不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突破,就可能在区域竞争中错失机遇、落后于人。去年,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位,虽然较上一年有了一定提升,但与排名前三位的城市相比,在政务服务效能、市场监管水平等多个指标上仍有明显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

---此处隐藏3496字,下载后查看---

(二)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加强对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例如,重点查处平台经济、医药购销等领域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加强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守信企业实行联合激励,对失信企业实行联合惩戒,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例如,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融资贷款、政府招标采购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失信企业,限制其参与政府项目投标、取消税收优惠等。要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执法等现象。建立健全涉企行政执法备案制度,执法部门在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前,必须向同级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备案,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同时,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对违法执法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三)优化要素保障,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在融资方面,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沟通桥梁。去年,我市通过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家企业获得贷款亿元。同时,要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扩大担保覆盖面,降低担保费率,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保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基地,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区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每年为企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余人。此外,要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等方式,提升本土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要科学合理规划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对闲置超过*年的工业用地,依法收回并重新出让,为新项目落地提供空间。同时,要优化用地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及时提供用地保障。

四、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解决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例如,对在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靠后的部门和地区,进行约谈问责,并限期整改。三是加强督导考核。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通过督导考核,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四是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参与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畅通企业和群众监督渠道,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及时受理和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水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