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刚才,我们对近期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进行了通报表扬,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备受鼓舞。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获得荣誉的先进典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的全体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回顾总结中坚定前行信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强劲动力,深入实施“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温暖之城”系列行动,全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此处隐藏3410字,下载后查看---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一要建立健全“大文旅”产业发展机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物化的重要体现。各县(市、区)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由宣传部牵头,文旅、发改、城管、交通、商务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大文旅”工作格局。要用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等政策工具,对优质文旅项目、文创产品开发、市场宣传推广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要聚焦“旅游+”,大力发展康养游、研学游、工业游、体育游等新业态,打造像XX古寨、XX山、抗大旧址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要通过申办和举办高水平的旅游发展大会,持续提升XX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要建立健全舆情协同应对机制。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是反映社会心态、检验工作成效的“晴雨表”。一个好的城市形象,既要靠建设,也要靠维护。我们要完善市、县两级文旅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要建强信息员和网评员两支队伍,加强对微博、AAA、短视频等平台的日常监测。对于发现的负面舆情,要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分类处置。对不实信息要及时澄清、以正视听;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要积极回应、妥善解决;对恶意中伤和造谣传谣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打击。通过及时、有效、透明的沟通,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讲好XX故事,传播XX声音,维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城市声誉。
三要建立健全全民共建共享机制。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继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功能,使其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每一位市民都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说不文明的话,不做不文明的事,主动劝导不文明行为,争当城市精神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温暖之城的建设者。
同志们,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铸魂工程,既是软实力,更是硬支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共同为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温暖之城,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