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的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这一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深刻体现了在总书记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科技界积极响应党中央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朝着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奋进的决心。它不仅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也是对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发。
2.合理的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时间从5月上旬至6月上旬,涵盖了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样的时间跨度给予了充足的空间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够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持续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又能集中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宣传和庆祝,确保各项活动有序推进,实现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二、活动丰富,全面覆盖
(一)政策宣传与科技工作者关怀并重
1.深入的政策解读与宣传。活动全方位深入宣传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爱。通过广泛宣传总书记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讲述总书记总书记关心关爱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新进展新成效的宣传,以及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等重大政策和举措的解读宣贯,进一步提高了各类主体对科技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宣传,增强了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社会团体、媒体等各类主体的科普工作责任意识,极大地调动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处隐藏4969字,下载后查看---
3.线上线下活动融合不够紧密。虽然强调了线上线下协同,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活动的线上线下融合还存在一些脱节现象。例如,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的时间衔接不够紧密,或者线上互动与线下活动的主题关联不够强。
(二)改进方向
1.提高活动参与度的均衡性。针对部分地区或群体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未来应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科技服务站点、加强信息传播渠道建设等方式,提高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在这些地区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
2.提升科普内容深度。在科普内容的制作上,应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提高科普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公众需求,制作分层级的科普内容,既满足普通公众的基本科学知识需求,又能满足专业人士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要求。
3.加强线上线下活动融合。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确保线上线下活动在时间、主题、互动等方面的紧密结合。例如,在线上宣传时提前预热线下活动,线下活动过程中设置线上互动环节,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政策宣传、科技成果展示、科学家精神弘扬、群众性实践活动开展以及网络宣传动员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尽管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改进方向,未来的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将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科技强国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