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视,构建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我镇第一时间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运转。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镇党委、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全镇抗旱工作紧急会议,深刻分析研判当前旱情及其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会议决定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的抗旱指挥部,明确分管农业、水利的副职领导担任副指挥长,并抽调镇农办、水利站等相关部门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同时,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三级责任制,将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确保每一片农田、每一处水源都有专人负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其次,深入一线调研,制定精准化方案。指挥部要求所有包村干部立即下沉到全镇33个行政村的田间地头,与村两委干部、种植大户、普通农户进行深入交流,全面摸排土壤墒情、作物苗情、水源情况和群众灌溉需求。在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指挥部科学研判,因地制宜,为每个村量身定制了“一村一策”的抗旱减灾措施。方案既考虑了各村水利设施的差异,也兼顾了不同地块作物的生长周期,力求做到精准滴灌、科学用水,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效益。
最后,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抗旱氛围。为凝聚全社会抗旱保收的强大合力,我镇利用宣传车、村头大喇叭、悬挂横幅、AAA群组等多种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高频次地宣传当前抗旱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向全镇农户发放《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详细解读节水灌溉知识和政府帮扶政策,引导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消极思想,主动参与到抗旱自救行动中来。通过广泛动员,群众充分利用沟、渠、井、塘、河等一切可用水源,迅速掀起了抗旱浇灌、保苗保收的热潮。
---此处隐藏2928字,下载后查看---
虽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和示范阶段,但它们代表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我镇计划在本次抗旱工作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宣传推广与补贴扶持力度,鼓励更多农户采纳应用,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镇的节水、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农业灌溉体系。
五、预期成效与长远展望
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当前我镇的抗旱保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报告日,全镇5万亩在田秋粮作物已基本实现了一轮有效灌溉,苗情总体稳定,旱情得到了有效遏制。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这5万亩农田不受旱情影响,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做好二轮、三轮补灌的准备。
根据我镇去年的粮食生产数据以及今年作物长势的初步评估,在成功克服本轮旱情影响的前提下,我们力争全镇秋粮总产量能够保持稳定,并朝着超过去年总产量的目标努力。在部分应用了密植技术和现代化灌溉技术的高产攻关田块,我们有信心冲击更高的单产水平,为全镇粮食增产提供示范和引领。
此次抗旱工作也暴露出我镇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旱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推动工作的契机。下一步,我镇将着眼长远,谋划未来。一是将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对年久失修的沟渠、塘坝等小型水利设施进行系统性的清淤、加固和现代化改造。二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将节水灌溉设施作为必要配套,进一步扩大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的覆盖面。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的抗旱减灾机制,完善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全面提升我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