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们全面听取了上半年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总的来看,成绩值得肯定,态势稳中有进。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下,全市上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推动投资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湘投燃气发电项目正式投产送电,为能源保供增添了新支撑;特变电工GIS智能工厂顺利量产,标志着我市输变电产业智能化升级迈出关键一步;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首开区如期启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有了新平台;“四个十大”项目整体提速增效,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这些实打实的进展,凝结着同志们的心血汗水,彰显了雁城干部攻坚克难的担当作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不容忽视,形势更催人奋进。我们必须清醒看到:一是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内需求恢复仍需时日,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拼经济、抢项目、争投资的压力前所未有。二是项目结构仍有优化空间。支撑性强、带动性广的百亿级产业项目还不够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有待提升;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足,影响了落地效率。三是要素保障瓶颈依然突出。用地、用能、环评、资金等“卡脖子”问题在不同项目上仍有显现,全要素保障的精准性、时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四是部分干部作风和能力仍需锤炼。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谋划、靠前服务的意识不强;有的对政策研究不透、项目包装不精,向上争取的力度和成效有待提升;有的在项目推进中遇到困难绕着走,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和攻坚克难的锐气。同志们,项目是经济的载体,投资是发展的引擎。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后天的实力、未来的希望。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把重大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下半年是冲刺全年目标的关键期,更是为“十五五”谋篇布局的窗口期。做好下半年项目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下好先手棋,在项目谋划储备上求“深”、求“实”、求“新”
项目谋划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没有高质量的项目储备,高质量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把项目谋划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来抓,切实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
(一)吃透上情,精准对接政策谋项目。要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产业政策调整、投资政策变化,特别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投向。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组建政策研究专班,第一时间解读、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对接。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在*的落地转化,围绕“双碳”目标、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找准*的契合点和发力点,精心谋划包装一批符合政策要求、能够获得支持的重大项目。比如,湘江中下游生态保护修复、洞庭湖区域水资源配置、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独立储能电站、城市更新等领域,都是政策富矿,要深挖细掘。
---此处隐藏4795字,下载后查看---
(二)部门协同要再紧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发改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和投资管理;自然资源部门要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生态环境部门要优化环评服务;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抓好本领域项目建设;财政、金融部门要强化资金保障;行政审批部门要优化审批服务;督查、优化、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督查督办和作风监督。决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三)能力作风要再锤炼。项目建设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经验交流”。提升专业能力。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熟悉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项目管理、资本运作等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抓项目的行家里手。强化担当精神。面对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挑战,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敢于拍板、敢于负责,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决不能“击鼓传花”。弘扬实干作风。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项目建设领域的“中梗阻”、“推拖绕”问题。市纪委监委要加大对项目建设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的查处力度。
(四)氛围营造要再升温。宣传部门要精心策划,大力宣传报道项目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先进典型。要选树一批要素保障得力、项目推进迅速、服务优质高效的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真正让“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市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战鼓催征急,攻坚正当时!重大项目建设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民生福祉改善。全市上下务必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迅速行动起来,紧盯目标、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更为持久的动力,以项目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十五五”开局!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