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球如此美丽,也如此脆弱。伴随数百年工业化进程,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当前,世界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的时代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总书记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我国围绕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取得可喜成就。
一、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
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应运而生,成为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此处隐藏7002字,下载后查看---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蓝天保卫战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2018年,在“大气十条”确定的45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按期完成后,国务院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等内容。北京PM2.5从2013年89.5微克/立方米降至年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多次协同国际社会举办国际会议,参与国际科研合作,比如2025年4月第三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其深邃的系统性、鲜明的人民性和强烈的实践性,彻底扭转了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方法论指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环境面貌,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也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了至关重要的中国方案和东方智慧。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与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