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逐“绿”行 xx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产业)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过去海子河污染的症结,主要在于化工产业园区通过地下排污管道输送工业废水,易发生管道破损、污水渗漏等问题。”宁阳经济开发区应急环保部副部长宁方超介绍,“现在,我们架空铺设了5.2万米污水管道,并借助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企业污水‘一企一管’,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年5月,总书记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山东牢记嘱托,坚决扛起先行区建设重大使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促进节能降碳发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产业升级态势强劲、节能降碳成效明显、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探访齐鲁大地,看山东如何以“绿”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绿满河川,鸟飞鱼跃“金脉”生离开海子河畔,驱车一百公里,调研组来到济南黄河大堤,眼前又是一番别样的夏日美景。浑黄的河水逶迤远去,依依垂柳俯首与紫叶李密语,堤坝道路蜿蜒于树影间。黄昏时分,不少市民闲坐树下草坪,安享夏日宁静。

---此处隐藏5877字,下载后查看---

坚定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摒弃以往依靠要素驱动和依赖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出台发布一系列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文件,初步构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形成主体责任机制。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政府引领、市场主体”的责任机制,让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和主旋律。一方面,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政府责任机制,在绿色资金利用导向、财政金融协同扶持以及绿色税制建设等方面,明确政府的作用职责,制定责任清单、政策清单、项目清单。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作用发挥日益充分。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健全法治保障机制。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

法治保障的具体措施,支持在有条件的产业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融合发展。同时构建全面系统推进绿色发展的监管体系,为监督绿色发展和违法犯罪提供有力保障。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财政金融扶持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关键在激发企业的主动性,特别是企业家的积极主动性。要坚持龙头引领树品牌,以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和品牌优势,借助政府性投资基金引导企业瞄准中高端,推动产业链向“高技术、低消耗、少污染”转型,解决传统产业链条“粗老笨重”问题,降低制造业资源能耗,延展行业空白短缺产品供给链,推动铝电、纺织、生物制药产业全面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