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统一部署下,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将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核心任务。自换届工作启动以来,我街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全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至2025年6月底,圆满完成了下辖全部社区“两委”的换届选举任务。本次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规、平稳有序,为我街道未来五年社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换届工作基本概况与主要成效
本次换届选举工作覆盖我街道下辖的x个社区,涉及x个居民小组,登记选民总数达38814人。经过民主程序,共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居民代表567名、居民小组长104名。整个选举过程组织严密,选民参与热情高涨,平均投票率达到72%以上。最终,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两委”委员共计81名,其中党组织委员47名,居民委员会委员46名。本次换届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头雁”队伍引领作用凸显,核心领导力全面加强。本次换届选举严格贯彻上级关于优化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成功实现全部x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且组织意图人选100%高票或全票当选。新当选的“一肩挑”干部平均年龄为40.7岁,展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鲜明特征。这批“头雁”队伍政治素质过硬,服务意识强,干事创业热情高,为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力提供了有力保证。其中,女性“一肩挑”人数达到5人,占比45.5%,充分体现了对女性干部的重视与培养。
(二)班子结构实现系统性优化,整体功能显著增强。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在年龄、学历、性别和专业结构上均得到了显著优化,整体功能和战斗力大幅提升。具体来看:一是知识化、年轻化趋势明显。新当选的81名委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达到63名,占比高达77.8%。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有38名,占比46.9%,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和蓬勃朝气。二是性别结构更趋合理。女性委员共计35名,占比43.2%,较上一届有明显提升。这一结构变化有助于在社区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女性细致、耐心的优势,提升服务温度与精细化水平。三是交叉任职比例提高。社区党组织委员与居委会委员的交叉任职率为43%,有效促进了社区党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的协同联动,形成了治理合力,减少了工作壁垒。
---此处隐藏2870字,下载后查看---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数字化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虽然在换届宣传中运用了新媒体,但部分新当选干部,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干部,对于运用“AI+社区”、智慧治理平台等新技术手段解决复杂社区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后续需要加强系统性培训。二是新老班子融合磨合尚需时日。本次换届新进人员比例较高,新老干部之间、班子成员之间的思想融合、工作磨合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帮助新干部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形成团队合力,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三是应对复杂民生需求的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新一届班子在处理物业纠纷、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供精准养老托育服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规划与展望换届选举的圆满结束,是社区工作的新起点。下一步,我街道将聚焦巩固换届成果、提升治理效能,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后续工作,确保平稳过渡。立即启动并高质量完成工作交接、财务审计、档案整理等收尾工作,确保新老班子无缝衔接。我们将组织开展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岗前集中培训,内容涵盖政策法规、社区治理、应急管理、群众工作方法等,帮助他们迅速提升履职能力。同时,指导各社区健全和完善议事决策、居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推动社区工作规范化运行。
(二)深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慧治理效能。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数字孪生系统”等应用场景落地,实现对社区安全、环境、设施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我们将健全“社区人才库”和邻里互助“一键呼叫”机制,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同时,依据绩效评估标准,建立健全以服务对象满意度、经费支出合规性、社区工作平台使用率为核心的数字化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绩效奖励挂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三)创新治理模式,聚焦民生服务优化。积极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智慧食堂、智能安防、居家养老等服务场景融入社区“15分钟服务圈”。我们将指导社区深化“网格+”精细化治理,建立“居民议事厅”“线上吐槽大会”等民主协商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同时,鼓励社区探索“阳台菜园”“旧物再生”等绿色邻里项目,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谱写x街道社区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