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总书记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同年9月,总书记总书记在给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贺信中殷切希望所有致力于弘扬延安精神的同志们继续“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2022年10月27日,总书记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从北京来到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再次强调,“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延安市委党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党校,始建于1943年,建校81年来,既承担着延安地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任务,又承担着为全国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精神钙片的光荣使命。2000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延安市委党校挂牌成立“中国延安精神培训中心”,20余年来,市委党校不负重托,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探索教育培训规律,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市委党校组织教师先后编写或参编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及贯彻落实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书籍13部,其中2部教材分别入选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全国和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寄情岁月: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校友回忆录》被中宣部党建网评为“党建好书”,《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学习时报》《中国社会科学》《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80篇。二是师资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市委党校教师主讲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窑洞对”及其现实启示》《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父子情》《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等课程先后获评省级精品课程。2020年延安市委组织部命名表彰全市干部教育第一批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全市5名“干教名师”中市委党校有2名,10名“优秀骨干教师”中市委党校有5名,10名“优秀青年教师”中市委党校有3名,12门“精品课程”中市委党校有4门。三是教学效果突显。2000年以来,共计培训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23万多人,大力宣传弘扬了延安精神,也成为宣传推介延安的重要窗口。
作为延安精神发祥地的延安人,特别是作为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的自觉担当者和践行者,贯彻好总书记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守护好中国GCD人的精神家园,打造好研究传播延安精神新高地,是延安市委党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推进延安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又是推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为此,我们组成调研组,就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红色培训,助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此处隐藏3368字,下载后查看---
整合优化现有机构人员,吸纳市内外红色培训师资力量,成立“延安市红色培训教材及课程研发中心”“延安市红色培训授课管理中心”“延安市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材及课程研发中心”重点围绕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内容,完成中长期规划制定、理论研究、教材编写及课程研发等环节的工作;“授课管理中心”完成师资认定、课程评审、课中管理及课后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聚焦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在延安的成功实践经验,增强红色培训的政治性、时代性。通过“三个中心”统筹教材课程师资等资源,守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提升红色培训质量。
(三)在延安市委党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参照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及延安大学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利用现有场地及经费吸纳红色培训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引进博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制定红色培训规划、确定研究方向、培育师资梯队、指导全市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引领壮大师资队伍。
(四)整合全市党校系统红色培训资源,成立区域性分校
在目前红色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办学经验相对成熟的县区加挂延安市委党校分校牌子,实行动态管理,形成竞争机制。分校师资课程由延安市委党校“三个中心”安排提供。这样既统筹了全市红色培训资源,又规范了红色培训;既发挥了全市党校系统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又能同步提高县级党校红色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