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XX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县应急管理局的有力指导下,我镇始终坚持以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为此,我镇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通过健全责任体系、深化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手段、强化宣传教育等多维并举的系统性工程,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的安全环境。现将2025年1月至8月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责任闭环
安全生产,责任是核心。我镇始终将责任体系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牛鼻子”,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着力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责任网络。
(一)全面压实领导责任与监管责任。我镇严格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核心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年初,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及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专题学习内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增强了全镇领导干部的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截至8月,镇党委、政府累计召开4次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和8次安全生产专题调度会议,分析研判全镇安全形势,对重点时段、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确保各项决策落地生根。
(二)精准落实目标责任与考核机制。为将责任具体化、指标化,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年初,镇政府与辖区内15个行政村、28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逐一签订了《202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不仅明确了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严控一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等结果性指标,更将过程性指标纳入考核范畴。我们参考上级部门指导文件和先进地区经验,设定了包括安全培训覆盖率、应急演练参与率、隐患排查整改率、安全投入增长率在内的12项量化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村级绩效、企业评优评先、干部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强大工作合力,有效杜绝了责任悬空、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的问题。
(三)持续夯实应急准备与保障能力。我镇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大力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我们结合镇情实际,对原有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11项预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今年6月,成功组织了“守护2025”防汛暨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模拟了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河流水位暴涨的极端情景,共计120余名镇村干部、民兵、卫生院、派出所及群众代表参与,有效检验了预案的科学性、队伍的反应速度和部门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目前,镇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已按标准储备了包括冲锋舟、抽水泵、发电机、救生衣在内的各类物资共计2000余件,并指定专人每月进行盘点和维护。镇级应急救援队伍已扩充至50人,并邀请县消防救援大队专家对队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业技能培训,显著提升了队伍的实战能力。我们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制度,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此处隐藏4109字,下载后查看---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1.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均衡。部分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对政府监管依赖性较大,内生安全动力不足。2.智慧监管应用尚处起步阶段。“智慧安监”平台目前仅为试点,覆盖面有限,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距离实现全面化、智能化的安全治理还有差距。
3.基层监管力量有待加强。镇级安全监管人员和村级安全员的专业知识和执法能力,与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相比,仍需通过系统性培训加以提升。
4.社会宣传教育仍有盲区。针对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安全宣传教育方式和渠道还有待创新,宣传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下一步,XX镇将继续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慎终如始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我们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上述问题和不足,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一是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和精准执法,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二是加快“智慧安监”平台二期建设,扩大技术应用范围,深化数据赋能,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的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大对基层安全监管队伍的培训投入,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监管铁军。四是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推动安全文化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我们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决守好安全生产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为我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更加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