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25年夏季防汛暨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总结报告(精品)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和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镇于2025年夏季,特别是暑期及主汛期期间,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核心原则,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防汛暨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专项工作,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全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现将本阶段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与主要成效

面对夏季高温与主汛期叠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我镇将防汛及防溺水工作作为当前阶段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构建严密的责任体系、宣传体系、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多措并举,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责任明晰的指挥体系

工作伊始,我镇便清醒认识到防汛及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全镇防汛暨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专项部署会议。会议深入剖析了当前我镇面临的客观形势,对辖区内重点水域分布、风险等级、历史水文数据等进行了科学研判。会上,我们对各村(社区)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将每一条河道、每一个水库、每一段沟渠的巡查、值守、劝导责任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责任网络全面形成。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我们制定并印发了《XX镇2025年防汛暨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该预案不仅明确了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更细化了预警发布、巡查值守、应急响应、人员转移、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和善后处置等全流程操作规程。同时,严格执行镇、村两级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全天候畅通。一旦发生险情或接到预警,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上传下达,应急队伍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处置,为应对突发事件赢得了宝贵时间。此举确保了整个夏季,特别是几次强降雨过程中,我镇指挥体系始终高效运转,未发生因责任不落实、响应不及时而导致的事故。

---此处隐藏4181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我镇计划在未来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1.探索“智慧防汛”新模式,推动技防能力现代化。我们将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或整合现有资源,试点引入并逐步推广防溺水智能警戒报警系统。该系统可利用高清摄像头、红外感应和人工智能(AI)视觉识别算法,对重点危险水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系统通过人形侦测、区域入侵等算法判断有人靠近或进入危险水域,即可立即通过现场的大功率音柱发出语音警告和声光报警,同时将警情信息、现场画面实时推送至镇应急指挥中心和网格管理员手机APP,实现“自动发现、自动告警、联动处置”的智能化、无人化管理。此举将极大弥补人力巡查的不足,实现对危险水域的精准、高效、全时段管控。

2.深化家校社协同共育,推动安全文化常态化。我们将推动建立更为紧密的家、校、社三方联动机制。计划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全面纳入学校安全课程体系,并定期邀请专业救援人员、医护人员进校园开展应急演练和急救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建立家长联动AAA群、签订监护责任书、开展定期家访等方式,强化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监护意识。发动社区力量,组织“红领巾监督岗”“老年义务巡逻队”等群众性组织,共同参与到水域安全的日常监督中,构建全社会共同守护生命安全的大格局。

3.推动基础设施系统升级,推动安全理念前置化。我镇未来将规划建设沿江自行车道、康养基地、水上乐园等一批文旅和民生项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就将安全防范要素充分融入其中。例如,在沿河步道和亲水平台设计中,科学设置安全护栏高度和密度,预留救生设备投放点;在水上乐园项目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救生员和先进的监测、救生设施。通过这种方式,将安全防护从后期的“打补丁”转变为前期的“一体化设计”,从根本上提升公共设施的内生安全水平。

总之,2025年夏季的防汛暨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下一步,XX镇将以此次工作总结为新的起点,固化经验、正视不足、开拓创新,持续完善安全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安全治理能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幸福XX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