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体悟:自我革命是淬炼“打铁人”的熔炉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公共资源和权力,我们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底气和能力究竟从何而来?通过这次深入学习,特别是重温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我豁然开朗,答案就在“自我革命”这四个字里。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朴素地揭示了一个道理,想要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先改造主观世界。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就必须首先确保自身始终过硬。这就好比一个铁匠,他要锻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剑,首先必须拥有一把坚不可摧的铁锤。这把“铁锤”,就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自我革命,锻造出的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对我个人而言,自我革命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一种触及灵魂的内心交战和行动自觉。它意味着要时常“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的思想是否蒙上了灰尘,行为是否偏离了航向;它意味着要敢于“刮骨疗毒”,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微小的、习以为常的,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去割除;它更意味着要主动“提神醒脑”,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在各种诱惑面前守住廉洁底线。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是需要勇气的,但更是成长和升华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了这种思想上的洗礼和行动上的磨砺,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打铁人”,我们推动社会革命、服务一方百姓时,才会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此处隐藏1517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自我革命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严密,把每条战线、每个环节的自我革命抓具体、抓深入。在XX乡这片土地上,如何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有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建议建立“自我革命成效”与“社会治理效能”的联动评估机制。自我革命不能只靠思想自觉,也需要制度的牵引和衡量。我们是否可以探索建立一种机制,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纪律教育等自我革命的成果,与所负责片区的群众满意度、矛盾纠纷化解率、公共服务评价等社会治理指标直接挂钩?比如,在一个季度内,某个部门集中整治了“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问题,那么在季度末,就可以通过第三方或群众代表,对该部门的服务效能进行一次“背对背”的评议。通过这种方式,将无形的自我革命成果,转化为有形的社会评价,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和反馈闭环,使自我革命的目标更明确,社会革命的成效更显著。
第二,建议系统性挖掘和推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鲜活案例。当前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中,还缺乏对典型案例的深入总结与分析。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启示。XX乡在多年的发展中,一定涌现出了不少党员干部通过自我革新,成功化解基层矛盾、推动产业发展、带活一方经济的生动故事。例如,某位同志如何通过转变工作方法,将一个后进村的党支部打造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又例如,某个项目团队如何通过刀刃向内的反思,优化了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XX项目的推进效率。我建议,乡党委可以牵头,对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珍珠”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提炼和宣传。这不仅是对当事同志的肯定,更是为全乡党员干部提供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榜样,让大家清晰地看到自我革命如何具体地转化为推动XX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人人敢于自我革命、人人善于引领发展”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赶考。我们既是这场伟大革命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革命的对象。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唯有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锤炼党性、净化思想、提升能力,才能无愧于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期盼,才能在这场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