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4003字)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新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我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更有力的步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约1850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居前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600亿元,同比增长8.2%,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投产或加快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也实现了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5%,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建设者们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依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大而不强、链而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区虽然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但在产业链的顶端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我们的掌控力还不够强。部分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带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而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系统还不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二是创新策源“核而不尖、转而不快”的问题亟待破解。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虽然逐年提高,2024年达到了3.2%,但与国内顶尖经开区相比仍有差距。我们拥有一定数量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但能够产出颠覆性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原创性成果还不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渠道还不够通畅,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吸引、培育和集聚能力有待加强。三是营商环境“优而不见、放而不管”的风险依然存在。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我们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政务服务效率、法治保障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个别部门仍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问题。“放”的活力激发出来了,但“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同步跟上,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以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四是要素保障“紧而不缺、配而不优”的瓶颈日益凸显。随着发展的深入,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传统要素的约束越来越紧。如何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同时,在人才、资本、数据等新要素的配置上,市场化配置机制还不够完善,要素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烦恼,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勇气,迎难而上,精准施策,在解决问题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此处隐藏2620字,下载后查看---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聚焦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以产业能级跃升为核心,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我们要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等细分赛道,加快推进x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园、x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关键零部件和高端整机产品上实现突破。在新材料领域,要聚焦高性能纤维、特种合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前沿方向,支持x先进碳材料研究院等平台发挥作用,推动一批“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在生物医药领域,要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依托x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精准医疗服务,打造区域性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同时,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智改数转”行动计划,引导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引擎,全力塑造创新驱动新动能。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要下大力气构筑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体系。要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在我区布局,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建立从“初创-成长-瞪羚-独角兽”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实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工程师团队。要完善“筑巢引凤”的服务保障,解决好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打造一流的人才生态。

(三)以制度集成创新为动力,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我们要以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极速办理”,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上,进一步压缩时限、优化流程。要建立健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企业服务机制,落实好各级惠企政策,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力度,特别是要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在引进百亿级重大外资项目上实现新突破。要大力支持区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提升“x制造”的全球影响力。

(四)以功能品质提升为路径,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加快推进我区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优化功能布局,为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要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延伸线、快速路网等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内畅外联的通达能力。要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校、高水平医疗机构合作办学办医,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文化体育场馆和城市公园绿地。要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让每一位在经开区工作和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魅力。

同志们,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代给了我们机遇,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全面开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