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党课:忠诚干净担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卓越团队建设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党课,主要目的就是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我们**医院当前的发展实际,深入探讨如何以高质量的党建,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卓越团队,为医院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坚实、最可靠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当前,我们医院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决定未来的发展关口。这既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战略窗口期,也是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期。环顾四周,国家层面的“健康中国2030”战略蓝图已经绘就,**省、**市的“健康**建设”行动纲要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审视自身,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我们医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今年8月,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已突破180万,出院患者达到7.5万人次,完成各类手术超过3.8万台,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6.5%的高位。在科研创新上,我们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年度已获批各级科研项目115项,同比增长15%,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达到136项。这些数据,是全体干部职工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的成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自豪。然而,成绩面前,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医疗行业的竞争已经从规模扩张的“上半场”,转向了以内涵建设、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下半场”。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模式层出不穷,兄弟医院你追我赶,我们正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严峻态势。硬件设施可以投入巨资追赶,先进设备可以重金引进,但唯一无法被轻易复制和超越的,是一支队伍的灵魂和血性,是这支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管理的核心,就是建设一支有灵魂、有血性的队伍。什么是灵魂?就是共同的信念、一致的目标和坚定的方向。什么是血性?就是面对困难敢于亮剑、面对挑战勇于攻坚、面对风险敢于担当的精气神。我常常思考,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将士,在装备、后勤、火力与敌人有着天壤之别的情况下,为何能打赢一场场看似不可能的战役?靠的就是“官兵一致,上下同心”的团结伟力,靠的就是“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其彼”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这种灵魂与血性,正是我们今天建设卓越医疗团队所必须传承和弘扬的核心内涵。我们今天所要攀登的“高山”,就是前沿的医学技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我们今天要跨越的“大河”,就是深化改革的重重阻碍、发展瓶颈的层层束缚。要打赢这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就必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我们无往不胜的团队优势。下面,我将围绕“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与同志们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将这三个核心要求,熔铸到我们团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医疗铁军。

一、铸牢“忠诚”之魂,凝聚团队同心同德的向心力

忠诚,是党对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我们团队建设的基石和灵魂。对我们医疗工作者而言,忠诚的内涵是具体的、深刻的。它首先是对党绝对忠诚,是发自内心地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我们的事业永不偏航。其次,是对人民健康事业的无限忠诚,是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宗旨,把患者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于民、奉献于民。最后,是对医院这个我们共同家园的集体忠诚,是把个人发展融入医院发展的宏伟蓝图,以院为家,荣辱与共,形成“全院一盘棋”的强大合力。

---此处隐藏2257字,下载后查看---

恪守干净之本,必须做到内外兼修、防微杜渐。一是要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要时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这面镜子,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要深刻认识到,医商交往必须有道、有度、有界。任何形式的商业回扣、红包宴请,都是对医者职业精神的亵渎,是对法律法规的公然挑战。我们必须在内心深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二是要在制度上拉起“电网”。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制度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要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持续完善药品耗材采购、基建工程招标、设备引进、干部任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院纪委、监察审计部门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强化日常监督执纪问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让大家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在约束中干事,真正做到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三是要在文化上营造“清风”。廉洁文化是团队正气的源泉。我们要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挖掘和宣传我们身边的廉洁行医、一心为民的先进典型,让廉洁的种子在医院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要通过常态化的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每一位职工都深刻认识到,保持清正廉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更是对医院和患者负责。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让风清气正成为我们医院最亮丽的名片。

三、强化“担当”之要,激发团队干事创业的战斗力

担当,是GCD人的政治本色,是检验干部能力和作风的试金石。所谓担当,就是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行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荆棘和坎坷。我们是需要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太平官”,还是需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实干家”?答案不言而喻。强化担当之要,就是要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我们团队最鲜明的特质。首先,要树立敢于担当的鲜明导向。院党委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要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正确区分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为那些敢闯敢试、锐意改革的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撑腰鼓劲。同时,要坚决调整和处理那些不思进取、不接地气、不抓落实,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往上交的“躺平式”干部,在全院形成“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的良好局面。其次,要锤炼善于担当的过硬本领。担当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建立在强大能力之上的智慧和魄力。面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全面推行,我们是否具备了精细化成本管控和病种结构优化的能力?面对多院区协同发展的格局,我们的管理干部是否具备了现代化、集团化的运营管理能力?面对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我们的医疗团队是否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和多学科协作(MDT)的模式?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实践。全院上下要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用专业的精神和过硬的本领为担当作为提供最坚实的底气。最后,要构建激励担当的有效机制。空谈误院,实干兴院。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的“指挥棒”,构建起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协作机制。考核指标的设计,要既能体现个人价值,更能突出团队贡献;资源的分配,要向那些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开拓新业务新技术的科室和个人倾斜。我们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每一位职工都敢于直面挑战、勇毅前行。我们要推动形成一种“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时时在状态”的生动局面,让担当实干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推动医院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志们,忠诚是根基,干净是底线,担当是关键。这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们这支队伍的灵魂与血性。建设这样一支卓越的团队,党建引领是根本保障。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攻克医疗技术难关上,体现在优化患者服务流程上,体现在每一次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正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的新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这次专题党课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淬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医院发展的壮丽事业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团结一心,奋发有为,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区域领先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谱写新时代“健康**”的宏伟篇章,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