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近年来,我县在廉洁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村(社区)一级的廉洁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问题仍时有发生。比如有的村存在微腐败现象,个别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集体资产;有的社区在惠民政策落实中存在优亲厚友的情况。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影响了基层政权的稳固。为进一步推动廉洁文化进村(社区),筑牢基层廉洁防线,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工作部署会。
一、厚植廉洁土壤,让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基础,只有让廉洁理念真正走进群众、深入民心,才能从根本上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我们要多措并举,让廉洁教育在村(社区)落地生根。
(一)创新形式,让廉洁故事“活”起来
---此处隐藏9231字,下载后查看---
要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拓宽监督渠道,实现监督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一是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针对廉洁文化进村(社区)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如对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廉洁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专项检查要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县已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次,发现问题8个。二是进行明察暗访。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村(社区)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明察暗访,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直接深入现场了解真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曝光,督促整改。我县XX县纪委监委组织了2次明察暗访,发现并通报了3起问题。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监督。建立廉洁文化进村(社区)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村(社区)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录入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通过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我县已建成了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投入使用。
(三)严格考核标准,让考核结果“不含糊”要严格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真正反映村(社区)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一是细化考核指标。在制定考核指标时,要尽可能细化、量化,避免模糊不清、难以操作的指标。考核指标要涵盖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全面考核。我县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对每个指标都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评分标准。二是规范考核程序。严格按照考核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考核,确保考核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考核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考核纪律,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我县在考核过程中,严格遵守考核程序,确保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三是注重群众评价。在考核中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评价作为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群众对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满意度。我县在考核中,群众评价权重占30%,充分体现了群众的主体地位。
(四)严肃问责追究,让问责力度“够分量”
要严肃问责追究,对在廉洁文化进村(社区)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问责力度够分量。一是明确问责情形。制定详细的问责情形,包括工作推进不力、任务未完成、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等。对符合问责情形的,要坚决予以问责。我县已明确了10种问责情形,为问责工作提供了依据。二是规范问责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问责,包括调查核实、集体研究、作出问责决定等。问责决定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我县在问责工作中,严格遵守问责程序,确保了问责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三是强化问责结果运用。将问责结果纳入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对被问责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今年,我县对2个工作推进不力的乡镇(街道)进行了问责,对3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纪律处分。
同志们,廉洁文化进村(社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我县廉洁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