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专题工作推进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会议的核心任务,就是传达落实上级精神,直面我县在罚没收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以及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全面部署和推进问题整改与专项整治工作。刚才,县纪委监委、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和县政府政务督查室的同志分别传达了省委的最新部署,通报了专项核查、案件评查的有关情况,宣读了县里的整改方案,部分单位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态度都很诚恳,决心都很大。这表明,大家对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有了基本共识。
召开这次会议,不是一次常规的工作调度,而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会、一次严肃的政治任务交办会、更是一次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动员会。罚没收入异常的问题、行政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涉企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看似是经济领域的表象,实则是治理能力、法治水平和干部作风的深层反映。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XX县的法治政府建设成色,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切身感受和投资信心,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县委、县政府的研究意见,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深刻反思,清醒认识当前工作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总在谈发展、谈项目、谈增长,但往往容易忽视发展环境中的“软肋”和“硬伤”。这次省委专项整治部署和市级审计、评查反馈,如同一剂清醒剂,也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必须摒弃任何侥幸心理和“鸵鸟心态”,敢于揭短亮丑,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把根源剖析到思想深处。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罚没收入异常背后的治理隐忧。根据县财政局的专项核查报告,去年我县部分领域的罚没收入出现了非正常性增长,个别单位的罚没收入甚至占其年度非税收入的比例畸高。数据显示,全县罚没总收入较上一年度增长了45%,其中,个别执法单位的罚没收入增长率超过了100%。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令人担忧的倾向。省委移送的《罚没收入异常县(市、区)罚没收入审计和行政执法案件评查问题台账移送函》,更是直接点出了我们的问题。审计发现,在部分已办结的处罚案件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为罚而罚”“以罚代管”现象。比如,在对某行业进行集中整治时,对相似的轻微违规行为,未充分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性手段,而是简单化地处以罚款,同一时期内开出的罚单数量环比增长近200%。更有甚者,个别执法人员在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上,存在明显的就高不就低、畸重畸轻问题,罚款标准不透明、执行不统一,严重背离了行政处罚“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这种趋利化的执法倾向,不仅加重了市场主体的负担,更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扭曲了执法为公的本质。这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财政收支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法治问题。
---此处隐藏3954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创新执法理念,转变执法方式,推动执法监管提质增效。整改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举一反三,从根本上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一要坚决摒弃“重处罚、轻管理”的旧观念。要深刻理解,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执法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和督促相对人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要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落实省市县三级制定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两张清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要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坚决杜绝“一棍子打死”。二要全面推行“非现场、不打扰”的新模式。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要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跨部门联合抽查,整合涉企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降低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要探索建立“企业安静期”制度,在规定时段内,非特殊情况不得对企业实施检查。三要大力倡导“有温度、重服务”的新风尚。执法人员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普法宣传和政策解读,推行“说理式执法”,让当事人不仅知晓处罚结果,更明白违法事实和法律依据,做到心服口服。要建立常态化的企业走访和问题反馈机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合规性难题,当好企业健康发展的“护航员”。
第三,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做到标本兼治防反弹。问题整改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通过这次集中整改,深挖问题背后的制度漏洞和机制障碍,扎紧制度的笼子。一要健全完善裁量基准。各执法单位要对现行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对阶次不明确、标准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的规定进行修订完善,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从制度上解决“同案不同罚”问题。二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把法治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常态化开展全员额、全覆盖的执法业务培训和法治轮训,重点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程序正义理念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学习,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三要强化执法监督制约。要畅通行政复议、投诉举报等监督渠道,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执法问题,要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反馈。要完善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让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县司法局要发挥好行政执法监督的主责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案卷评查和专项监督,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通报。
第四,严明纪律规矩,压实各方责任,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这次整改工作是一场硬仗,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保障。要层层压实责任。各单位“一把手”是本单位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严格落实“谁执法、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担责”的原则,将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要强化监督执纪。县纪委监委要发挥好监督的再监督作用,紧盯整改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对思想不重视、整改不力、敷衍塞责、虚假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对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震慑。要加强协同配合。财政、司法、审计、督查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各执法单位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共同研究解决跨领域、跨部门的执法难题。全县上下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决打赢这场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的攻坚战。
同志们,“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抓好罚没收入审计和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反馈问题整改,推进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既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们干部作风的一次大考。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以闻过则喜的胸怀正视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革除沉疴,以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我县行政执法水平和营商环境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奋力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