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县上半年医疗保障工作推进会议,既是对前期工作的“回头看”,也是对下半年任务的“再动员”。作为医保系统的“施工队长”,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每一项政策落实都关乎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每一次服务优化都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健康梦”。下面,我结合上半年工作实际,从“干了什么、怎么干的、还有哪些不足、下一步怎么干”四个方面作具体汇报,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锚定“民生为本”,上半年工作实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
今年以来,全县医保系统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医保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保基本、强公平、可持续”主线,聚焦参保扩面、待遇保障、基金监管、服务优化四大核心任务,推动医保工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1-6月,全县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8.7%(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基金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8.6%),基金支出3.8亿元(同比增长7.9%),收支结构保持平稳;群众满意度调查达92.3分(较去年底提高2.1分),多项工作获市医保局通报表扬。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新突破”:
(一)参保扩面实现“精准覆盖”,民生底线织得更密
参保是医保工作的“基石”。我们坚持“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创新推行“三查三比对”工作法(查户籍底册、查居住登记、查就业信息;比对民政救助、教育学籍、残联名录),组建23支“医保轻骑兵”下沉一线,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217个村(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特别针对新生儿、返乡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动态群体”,创新“出生即参保”“返乡即登记”“就业即衔接”三项机制——比如,县人民医院产科开通“参保直通车”,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完成参保登记,上半年新生儿参保率达99.2%(较去年提升5个百分点);针对外出务工人员,依托“亲情医保”小程序,实现“线上代缴、远程备案”,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率从去年的89%提升至93%。此外,我们重点强化困难群体兜底保障,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动态监测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监测户等8类人群参保状态,上半年累计为3200名困难群众代缴保费128万元,实现“应代尽代、应保尽保”。
---此处隐藏4093字,下载后查看---
(三)实施“基金监管强基工程”,守好群众“钱袋子”
一方面,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升级医保智能审核系统,新增“中医诊疗项目”“康复治疗”等重点领域监控规则,将监控覆盖范围从住院、门诊扩展到处方、购药等全流程;推广“医保信用评价”制度,对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实行“红黑名单”管理,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另一方面,强化“部门协同”监管——与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线索共商、案件共查”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欺诈骗保行为,形成“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高压态势。
(四)实施“服务能力跃升工程”,树牢为民形象
一方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的要求,对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窗口进行全面改造,10月底前完成217个村(社区)医保服务点标准化建设,确保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另一方面,打造“专业化队伍”——开展“医保业务大练兵”活动,通过集中培训、案例教学、实操演练等方式,提升基层经办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每个村(社区)培养1名“医保明白人”,负责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真正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同志们,医疗保障是民生之基、幸福之源。上半年,我们用汗水浇灌了收获;下半年,我们要以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医保的责任使命扛在肩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力推动全县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健康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