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纪委监委“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纪律作风建设大讨论会上的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很荣幸能在此次“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纪律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中,与各位同志作交流。这次大讨论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精准的作风校准。作为一名身处纪检监察战线的干部,结合自身工作与近期学习,我想从“敬畏、感恩、岗位”这三个关键词出发,谈几点不成熟的感受与反思,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心存敬畏,方能行稳致远——这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压舱石”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敬畏,是GCD人安身立命的基石,更是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的“护身符”与“压舱石”。这份敬畏,我认为至少包含三个层面。

首先,是敬畏组织、敬畏权力。纪检监察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沉甸甸的信任与重托。每一份问题线索的处置,每一次谈话函询的开展,每一项审查调查的深入,都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关系到一方政治生态的清明。这份权力,绝非个人私器,稍有不慎,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工作中,我时常反思,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和复杂的案情,是否会产生职业性的麻木与倦怠?是否会在程序与实体之间,偶尔忽略了对当事人权利的充分保障?这种反思让我警醒,必须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办事,确保手中的每一份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此处隐藏2208字,下载后查看---

首先,热爱岗位要发扬“斗争精神”。纪检监察工作,本质上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面对腐败现象,必须坚决斗争。工作中,我时常感受到,一些案件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广、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是难啃的“硬骨头”。此时,是否存在畏难情绪和“躺平”心态,是检验是否真正热爱岗位的试金石。真正的热爱,是在困难面前“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是在压力面前“顶得住、扛得起”的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在攻坚克难中淬炼党性、锤炼本领。

其次,热爱岗位要练就“专业本领”。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对干部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不断出现,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斗争本领也必须与时俱进。根据2025年上半年的部分统计数据显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的人次持续增长,对监督的精准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有“本领恐慌”,要主动学习金融、审计、信息技术等新知识,提升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发现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纪法皆通、业务精湛的“专才”和“多面手”。

最后,热爱岗位要守住“廉洁底线”。纪检监察干部岗位特殊,时刻面临着被“围猎”和腐蚀的风险。热爱岗位,就必须珍视这份职业荣誉,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纪检监察队伍的形象。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各位领导、同志们,“知敬畏”是行事之基,“懂感恩”是力量之源,“爱岗位”是价值所在。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名合格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内核。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永无止境。我将以此次大讨论为新起点,常怀敬畏之心,常念感恩之情,常葆爱岗之志,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为推动新时代XX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