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为推动全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安全、高效、协调运转,我组织相关人员,采取走访、约谈、实地查看、调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延安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进行了调研。总体感觉是:近年来,在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广电局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延安广电系统干部齐心协力、积极工作、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全市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广电系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转播发射体系不断健全,整体工作效能显著提升,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思考,提出了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一)机构设置和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

延安市有1个市级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站(负责对市级层面转播发射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监测)、15个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其中:市局直属3个<均为省级骨干发射台>,归市文旅局主管;县级12个,归属地党委宣传部主管)。全市13个县(区、市)广播电视台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全部划入市、县(区、市)融媒体中心,归属地党委宣传部主管。

3个市局直属转播发射台中,市级台站延安市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目前转播发射9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延川、黄龙调频转播台目前各转播发射3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

12个县级(宝塔区的转播发射任务由市局直属台承担,没有单设)转播发射台中,安塞区、甘泉县、黄陵县、富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各转播发射5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子长市、延川县、延长县、吴起县、志丹县、洛川县、宜川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各转播发射4套广播节目和12套电视节目;黄龙县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发射3套广播节目。

---此处隐藏3189字,下载后查看---

广电工作具有意识形态、公共服务和技术产业三个基本属性。我市现有的15个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站承担着全市广播电视的安全转播发射任务,是敌对势力舆论攻击渗透的重点,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和重中之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协调争取省、市编制部门,在现有条件下完善理顺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单位管理体制机制。建议采取以下办法:一是学习借鉴榆林的做法,给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延安市广播电视局”牌子,适当增加业务科室。将局属的三台一站整合组建更为合理、协调、高效的延安市广播电视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内设机构,这样可以统筹专业技术力量,拓宽干部成长进步空间,提高整体工作效能,提升干部工作积极性,增强安全转播发射保障水平。二是学习借鉴渭南市的做法,调整理顺市、县两级转播发射台站的主管部门,统一由市文旅局或市委宣传部主管,建立权责一致、协调顺畅的管理协调机制,推动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工作协调、高效、有序开展。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比如,建议各主管部门和台站学习借鉴安康市的做法,重点对业务理论、实际操作技能、设备维护维修工作实绩的日常考核、群众评价,并充分考虑承担的其他工作(如:党建、妇幼、工会、劳资、办公室)以及学历、工作时间等综合因素,给这些工作赋予相应的分值,强化日常考核,采取综合计分排名的办法,建立科学合理、干部公认的职称评聘制度,并在职称评聘过程中,严格执行制度规定,排除人为干扰,以此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提升台站专业技术保障水平。

(三)积极选调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局属三台一站共有编制100个,实有专业技术人员57人,占总编制不到60%。建议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凡进必考”以及人岗相适的政策规定选调工作人员,严把进人关口,坚决做到“二个一律”:专业不对口人员一律不进,非公开招考一律不进,把真正专业对口的、热爱专业的、愿意脚踏实地从事此行业的人选进广电队伍,以此逐步改善人员结构。

(四)合理确定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面。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抓好基层的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自办的两套电视、两套广播是反映延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情况的最权威主流媒体,事关市委、市政府的声音能不能安全、准确传送给老百姓。将上述广播电视免费提供给老百姓收听、收看,既是全市步调一致、团结一心的需要,也是市县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议市财政加大投入,严格按照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退役军人事务部、体育总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需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15套电视”的要求,将这两套电视、两套广播无线覆盖至全市范围,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加油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