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在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受启发,也倍感压力。全会报告高屋建瓴、催人奋进,为我们擘画了现代化新XX建设的宏伟蓝图。这几天,我反复研读报告,结合自身工作进行思考,既心潮澎湃,也深感责任如山。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从个人角度,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体会,与其说是发言,不如说是一次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思想汇报,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深感信心之珍贵,更觉责任之重大

  全会报告最鲜明的一个感受,就是“提气”和“鼓劲”。报告开篇就用一系列扎实的数据为我们描绘了上半年全县发展的稳健态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4%、连续45个月保持全市第一,省级平安县实现“二十连创”等成绩,让我们每一位身处XX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都倍感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它雄辩地证明,XX的发展基本盘是稳固的,发展势头是强劲的,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全会精神,首先给予我们的就是这份宝贵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仅仅来源于对过去成绩的总结,更来源于对“时”与“势”的深刻洞察。放眼宏观,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XX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就在眼前;审视自身,产业平台加速崛起,城乡融合深入推进,“扩中提低”成效显现。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兼而有之。

---此处隐藏2224字,下载后查看---

  为什么一些民生问题会成为反复出现的“痛点”?除了客观因素,我们更应该从主观上、从作风上找原因。我深刻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抓落实、解民忧的最大“堵点”。有时候,我们的一些同志,也包括我自己,会不自觉地陷入“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怪圈。为了迎接检查,连夜赶制的材料堆积如山,但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力却被大量消耗。我们热衷于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盆景”,却忽视了那些需要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基础性工作。

  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开始冒头。各类工作群、政务APP消息不断,看似提高了效率,实则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增加了新的负担。这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作风,严重侵蚀了我们的执行力,也疏远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全会吹响了“实干争先”的号角,如果我们不能彻底破除这些作风上的顽瘴痼疾,那么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挂在墙上的画,再好的政策也无法真正惠及于民。

  各位领导、同志们,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校准了行动的坐标。它既是一份发展的宣言书,更是一张检验我们党性、能力和作风的考卷。面对这张考卷,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常怀“空杯心态”,勤补“能力短板”,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生活方式;常思“群众所盼”,力除“作风积弊”,把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常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将努力把今天的学习感悟,转化为明天实实在在的行动,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争当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加快推进现代化新XX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