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此召开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主要目的是系统梳理前一阶段学习教育的成效与不足,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巩固深化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的重点任务。刚才,有关同志通报了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和民生领域问题整改的详细情况,几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同志、退休老干部和群众代表也提出了非常中肯、很有价值的意见,听后很受启发,也深感责任重大。
这次学习教育,是锤炼干部队伍党性修养、净化地区政治生态的一次深刻洗礼。从启动以来,全单位上下闻令而动、积极投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作风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将作风建设的革命进行到底。下面,围绕如何持续深化学习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在思想淬炼中筑牢政治忠诚的根基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政治问题。抓作风建设,首要的是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果思想的“总开关”没有拧紧,任何外在的规章制度都可能成为“稻草人”。
---此处隐藏3209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要织密制度的“笼子”。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结合XX单位的实际,对现有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经费管理、会议文件等方面的制度规定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要及时修订完善;对制度存在的空白点和模糊地带,要抓紧研究制定新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二,要用好监督的“利剑”。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要构建起党内监督为主导,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协调的“大监督”格局。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群众代表的监督作用,定期邀请他们参与工作评议、明察暗访,让监督无处不在。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监督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让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作风问题无所遁形。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三,要树好考核的“风向标”。考核是指挥棒、风向标。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体现作风建设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将作风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要改变过去单纯以经济增长指标论英雄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对干部担当精神、服务意识、群众口碑、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考察。要把考核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多到项目现场看进度,多到牧民家中听反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的能力和作风。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使用、予以重用;对作风漂浮、履职不力的干部要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坚决调整、严肃问责,旗帜鲜明地树立起“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乱为者失位”的鲜明导向。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次座谈会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更是一次动员部署会。希望大家以此次学习教育为新的起点,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XX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地区发展新篇章、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而努力奋斗!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