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XX市法学会第X次会员代表大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法学会的有力指导下,XX市法学会坚持以服务大局为中心,以繁荣法学研究为己任,以推进依法治市为目标,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XX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思想根基持续筑牢,法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更加坚定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法学法律界的思想政治引领,确保法学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理论武装不断深化。坚持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会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会以来,共组织各类学习活动80余场次,覆盖会员近万人次,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对法学研究课题、学术论坛、研讨讲座等活动的政治把关,坚决抵制和反对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建立会员AAA群、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排查,确保法学研究和宣传的正确导向。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涉法热点舆情,组织专家学者及时发声、正确引导,弘扬法治正能量,唱响法治主旋律。
---此处隐藏2132字,下载后查看---
(一)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积极推动县(市、区)法学会组织建设,实现了全市法学会组织全覆盖。加强对所属研究会的管理和指导,根据法治实践发展需要,新成立了数字经济法学研究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等5个专业研究会,使研究会总数达到22个,基本涵盖了法学主要学科领域。通过规范换届、加强指导,各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日益活跃,专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政治标准和专业标准,严把会员入口关。大会以来,共发展新会员3000余名,会员总数达到9500余名,结构进一步优化,涵盖了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审判、检察、执法、律师、企业法务等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代表性和广泛性显著增强。建立健全会员信息库,完善会员联系服务机制,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倾听会员心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努力为会员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积极推荐优秀会员参与各级立法咨询、司法改革、干部遴选等工作。组织会员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选派骨干会员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访学深造。设立“XX市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表彰项目,大力宣传表彰在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会员,激发了广大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时代新征程对法学会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学研究的前瞻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能够直接转化为决策的“拳头产品”还不够多;二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创新;三是各县(市、区)法学会发展不平衡,基层基础仍需加强。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展望未来,XX市法学会将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忠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奋力开创全市法学会工作新局面,为谱写XX法治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