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疾控监督员入驻XX区人民医院工作对接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在此召开XX区疾控监督员入驻XX区人民医院工作对接会,这既是一次正式的见面会,更是一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动员部署会。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防协同与医防融合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战略性举措。这项工作,标志着本区公共卫生治理模式从传统的“条块分割”向“一体联动”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传统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叠加流行的态势对卫生健康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单纯依靠疾控机构的“单兵突进”或医疗机构的“被动应战”,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时代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现预防与治疗的无缝衔接,是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

  因此,疾控监督员入驻医疗机构,绝非简单的形式主义安排,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着眼长远、立足实战的制度性重塑。其核心要义,在于打通医防之间的壁垒,将预防的理念、策略和技术深度嵌入到医疗服务的全流程,让医院不仅成为救死扶伤的“治疗中心”,更要成为精准灵敏的“监测哨点”和坚固可靠的“防控堡垒”。

  下面,围绕如何以疾控监督员制度为契机,全面提升本区医防融合水平,讲三点意见。

---此处隐藏5202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培训与人才交流机制。医防融合的深度,最终取决于人才融合的程度。要打破人才壁垒,建立“双向流动、交叉培养”的人才发展机制。一方面,要有计划地选派临床骨干到疾控中心进修,学习流行病学调查、卫生统计、应急处置等公共卫生技能;另一方面,要鼓励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尤其是新入职的年轻干部,到医院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熟悉临床诊疗流程,增进对医疗工作的理解。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医防联合科研攻关,围绕本地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共同申报课题、发表论文,在合作中培养出一批既懂临床又懂预防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第三,建立协同化的应急演练与绩效评估机制。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是检验医防融合成果的“经验交流”。必须将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要由疾控中心牵头,医院参与,定期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开展从病例发现、报告、转运、隔离到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的全链条、全要素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此外,要制定科学的医防融合工作绩效评估方案,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院感控制水平、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疾控中心对医院的技术支持效能等,一并纳入对两家单位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与评优评先、资源配置等挂钩,用考核“指挥棒”引导医防融合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同志们,疾控监督员入驻医院,开启了XX区医防融合工作的新篇章。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希望XX区人民医院能够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支持配合好疾控监督员的工作,将外部的“输血”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生“造血”能力。希望区疾控中心能够倾力支持,做好坚强后盾,为监督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也希望派驻的疾控监督员同志,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新的岗位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初心和使命。让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携手并进,精诚合作,共同筑牢XX区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固防线,为守护全区人民的健康福祉,为推进健康XX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