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民政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4421字)

更新时间:2025-10 来源:网友投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总书记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市作为抗战时期党领导的重要抗日根据地,曾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全市民政局系统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磅礴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民政新篇章的强大动力。

一、准确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筑牢民政为民的思想根基

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于血与火的考验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璀璨华章。总书记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深刻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科学内涵,也是我们民政工作者砥砺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指引。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核心理念的深层源泉。抗战时期,人民同仇敌忾,无数仁人志士为保卫家园挺身而出,这种深植于血脉的家国情怀,与我们民政工作者“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次服务的提供、每一份困难的解决,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正是这种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将为民服务视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民政人默默奉献,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解难。在新时代,我们要将这种爱国情怀具体化为对民政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民政工作者坚守底线、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风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军民展现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这种民族气节,在今天的民政工作中,体现为我们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无论是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还是维护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亦或是推进殡葬改革、维护婚姻登记秩序,都需要我们有“宁死不屈”的气节,敢于较真碰硬,坚决抵制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温暖。(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民政工作者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行动指南。抗战时期,人民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展现了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当前,民政事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养老服务压力、社会救助体系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等。面对这些“硬骨头”,我们民政工作者要发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攻坚克难。例如,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敢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新模式;在深化基层治理改革中,要勇于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方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此处隐藏3160字,下载后查看---

(一)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我们要深刻汲取历史经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要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民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民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二)以伟大抗战精神为动力,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转化为“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具体实践。一是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完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急难社会救助,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二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品质化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四是扎实做好残疾人福利保障,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就业帮扶,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激励,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要发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勇于破解民政发展难题。一是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广“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二是规范和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和监督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深化殡葬改革,倡导文明节俭办丧新风尚,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推进婚俗改革,营造良好婚姻家庭氛围。同时,要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推进“数字民政”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民政服务效能。

(四)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滋养,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铁军。要学习抗战先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加强民政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民政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一支懂政策、精业务、善服务的专业化队伍。三是锤炼过硬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听取民意,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四是严守纪律规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民政队伍忠诚干净担当。

同志们,伟大抗战精神永垂不朽,激励我们奋勇向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民政实践新篇章,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民政力量,以优异成绩告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