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5.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此处隐藏22535字,下载后查看---
4、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建立城乡连接、互动畅通的农村流通网络。二是构建新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建立仓储及预冷保鲜设施、加工配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乡村农贸市场。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四是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议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给予支持,设立农村物流财政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探索部门或单位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信贷方式,满足流通企业资金需要。五是推动落实全国性支持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按规定给予降低或免收通行费的优惠,真正实现省际互通。
5、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一是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综合服务等服务功能。利用现有通讯、电视、广播、网络资源,依托“数字三明”的建设,将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物流业务宽带信息网络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广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和相关增值业务。二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业务需求,广泛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市性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对接,着力建设一批知名品牌市场。三是引导工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施以及条形码、信息交换、智能标签等技术。五是积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业,鼓励、扶持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组织各类信息资源,为物流企业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促进物流策划、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加强物流统计工作,建立完善基础数据。
6、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和营销队伍建设,全力提升物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所在。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科技、善管理、会营销的中高层物流管理人才。组织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物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吸引省内外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发展。鼓励三明学院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7、着力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促进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市县一体化和城市联盟进程,促进产业集聚、人气集聚。二是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要把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导向作用,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允许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开展物流基础建设。四是加大对外开放步伐,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出去”,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五是推行联合检查。对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式、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连锁经营企业和管理机构健全的商品市场,工商、环保、城管、物价、消防等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强协调,推行多部门组织的联合检查,减少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多头、重复检查。六是清理取缔各种乱收费。对涉及物流业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法收费一律取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收费登记卡制度。七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建立健全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对市场运行状况、重要商品供求及价格走势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制订完善重要商品供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市场稳定。
8、发挥“试点城市”优势,尽快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1)每年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2)认真贯彻落实《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新增货车落籍和非正常外挂车辆回迁市区的若干意见》,简化车辆挂牌、年检手续,降低规费标准,减轻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负担,解决部分物流运输企业车辆牌照外挂、税源流失的问题;(3)企业以原有土地自行改造为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凡未涉及产权变更、转让的,可免予缴纳土地出让金;(4)在城市规划上给予流通产业发展必要的预留空间;(5)对失业人员从事物流服务业和吸纳失业职工的物流企业,按照再就业有关优惠政策给予行政事业收费、税收等相关政策优惠;(6)对新建、改扩建专业市场(不含生活及其它附属设施),属地方的费用视具体情况给予政策照顾;(7)对符合鼓励项目的外来投资者按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给予优惠;(8)对外来客商和进城经商的农民在户籍管理、子女上学、房产购置以及其他方面采取一些灵活的政策,鼓励经营者向市场流动。建议向上争取以下政策扶持:(1)统一并适当降低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税率;(2)允许物流企业开具的专用运输发票都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3)对于物流总代理商取得的营业收入,应该扣除转包的部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