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政法机关深入贯彻总书记总书记“抓前端、治未病”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建设综治中心的决策部署向纵深推进之际,省委政法委专门召开全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厦门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全省以县级为重点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非常必要,意义重大。上午,我们现场观摩了两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情况,很受鼓舞。省委政法委自xxxx年以来连续三年召开会议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凸显了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法院主动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两年诉前成功调解矛盾纠纷均超xxx万件,去年首次实现各类新收一审案件全面下降。
一是坚持全面对接,把多元共治落到实处。迅速落实省委政法委部署要求,先后制定和实施x个行动方案,全面对接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促进形成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合力。在县级层面,全省基层法院实现xxx%入驻,xxxx余名法院工作人员在综治中心开展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民事立案以及速裁快审等工作,推动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在镇、村层面,纵深推进“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创设“融合法庭”xxxx家对接镇、村综治中心和行业协会,借助“一根线、一张网、一块屏”,实时提供调解指导、业务培训、普法宣传等服务,促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是坚持积极靠前,把指导调解落到实处。强化纠纷分流。重视综治中心和法院立案窗口两个环节分流工作,部分法院在综治中心受理窗口安排专人对纠纷性质和解决途径协助开展评估指引、引导分流。通过以案释法、联合引导等,让到综治中心反映矛盾纠纷的群众自愿选择通过调解等非诉方式解决。强化调解指导。入驻团队扎实开展对其他部门及工作力量调解工作的指导,在综治中心发放多元解纷典型案例蓝皮书,定期组织调解业务培训,近三年培训各类调解人员x.xx万人次,与扬州大学共建xx调解学院,与省人社厅等x部门共同开展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育选树活动,与省司法厅联合发布法治实训项目十大典型经验等,促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增强调解能力水平。强化诉调对接。整合多元解纷力量,深化“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全省xxxx个调解组织、x.x万名调解员、x.x万个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通过综治中心等平台邀请xxx名人大代表设立调解工作室,聘请xxx多名退休法官参与调解,线上线下开展司法确认和出具调解书,加强调解协议履行的司法保障。强化先行调解。对当事人不愿选择分流或综治中心调解不成的纠纷,及时登记立案,并在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开展先行调解。今年上半年开展先行调解xx.x万件,调解成功xx.xx万件;先行调解成功率xx.xx%。
三是坚持依法断后,把定分止争落到实处。依法开展诉中调解,坚持应调尽调、当判则判,在综治中心开放人民法院案例库、多元解纷案例库、法答网等库网资源入口,以权威案例促调解纷,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调解率达xx.xx%。对类型化、群体性纠纷,推行“示范裁判+集中调处”机制,出台工作指南,近三年示范裁判xxxx件,推动x.xx万起关联纠纷以非诉方式化解。对不能调解结案的,强力推进实质解纷,强化裁判释法说理,防止程序空转,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案-件比x:x.xx,同比下降x.xx,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分别下降xx.xx%、xx.xx%,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下降x.x个百分点。加强判后职能延伸,发挥司法建议“啄木鸟”作用,近三年发送司法建议xxxx份,推动堵塞漏洞、完善治理。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认真贯彻中央、最高法院、省委决策部署和本次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对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做深做实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工作,为促推高效能治理贡献更多法院力量!
---此处隐藏7643字,下载后查看---
全省信访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升行动,推动信访工作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将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信访事项调解和解率、一次性化解率等信访工作法治化重点指标走在前列。
一、提高“融”的思想认识。组织召开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扩大)会议、全省信访系统每月工作例会和专题会议,从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高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出要求,增强融入主动性和自觉性。举办专题研究班,开展全省信访工作法治化业务评查暨业务骨干培训,明确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限。开展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举办启动仪式,发放宣传资料,指引信访路径,引导群众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反映。依托各级信访部门网站和AAA公众号等平台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二、夯实“建”的支撑保障。将综治中心作为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的重要场所,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困。推动县乡两级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整体进驻综治中心,选派能力素质强、作风过硬的业务骨干到一线窗口工作。及时部署综治中心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信访部门与政法机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信息互联互通,矛盾纠纷全量掌握。推动在综治中心醒目位置悬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标牌,并在附近路段设置路标指引,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便利。推动在综治中心内张贴《信访工作条例》条款内容、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和信访事项处理“导引图”等,让相关规定要求抬头可见、驻足可知。
三、锻造“用”的实战能力。紧密对接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路线图”,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信访工作法治化业务操作规程、信访事项精准转交工作指引等制度规范,推动形成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的工作局面。着眼信访矛盾控增减存,坚持调、访、诉一体多元,推动各方面资源力量广泛参与。针对信访积案“大起底大攻坚大化解”行动交办事项,加强会商会办、督查督办,促进积案难案停诉息访。推动各地加强信息研判,及时发现风险,有力核查处置。
四、增强“管”的质量效果。研究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基层信访工作职责任务、工作规则、运行机制、方法手段、支撑保障等方面要求。发挥各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和信访部门推动作用,统筹推进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化解,持续增强信访问题联解、矛盾联调、风险联处合力。加强信访工作进展情况通报,针对工作薄弱地区上门约谈,各级信访部门依法履行提出“三项建议”职责。建立运行各级信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地区制度,运用“一线工作法”指导督促基层工作,及时推动解决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