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油田分公司XX在学习贯彻总书记经济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经济思想,结合咱们中国XX集团的科研工作实际,交流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思考和体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的发言更多是基于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的视角,谈谈感悟与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发言的主题是:以科技创新为“犁”,深耕产业融合“沃土”,加快培育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一、谈谈新认识,必须要跳出传统框架,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近段时间,通过深入学习总书记经济思想,特别是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一次思想上的“破冰”。过去,我们谈科技创新,常常聚焦于某个单点技术的突破或某项装备的国产化替代。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我理解,它并非简单地对传统生产力进行修补或改良,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的关键在于“质”,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跃升。对于我们石油行业而言,这意味着要摆脱单纯依赖资源规模和资本投入的传统增长路径。比如,我们XX油田作为一块功勋卓著的老油田,面临着资源品位下降、开发成本攀升的现实挑战。如果仅在原有技术体系里“精打细算”,路只会越走越窄。新质生产力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效益、要储量、要发展。这不仅是战术选择,更是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必然。

---此处隐藏1664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打造“数绿融合”的智慧能源新场景。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两大引擎。建议在油田层面,选择一到两个条件成熟的采油厂或联合站,作为“未来能源试验区”。在这里,将“数智油田”建设与“零碳油田”建设深度捆绑,系统性地部署应用光伏、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并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场景驱动”,让数据流、能源流和碳流在统一的平台上优化运行,不仅能催生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更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

第二,重塑“产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我们既懂油气工艺又通晓算法模型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建议打破院所与生产单位、科研与操作岗位之间的壁垒,试行“旋转门”式的人才交流计划。让优秀的青年工程师到研究院参与课题攻关,也让科研人员定期到生产一线“蹲点”,担任“技术督导”。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一批真正植根于产业、能够解决复杂现场问题的“工程师科学家”,为技术创新提供最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三,探索“链式创新”的成果转化新路径。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建议借鉴集团公司建设深圳新能源研究院、上海新材料研究院的经验,在油田内部建立若干个“敏捷创新工坊”。这些工坊聚焦某一特定技术领域,比如智能岩芯分析或特种油开发新材料,由科研人员、现场工程师、市场人员甚至外部合作方共同组成。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和更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快速试错、快速迭代,以“产业链”的思维贯通创新链,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真正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

各位领导、同事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伟大时代。作为一名石油科研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经济思想,立足岗位,勇于探索,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