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校长讲话:锚定 “五个突破” 强引擎 坚守 “三个坚持” 筑根基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今天,我们怀着对县域教育未来的深切期许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当前,XX县域教育正站在“量质转换、能级跃升”的关键关口——学前教育普惠资源覆盖率已达92%,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8%,但城乡教育差距仍存3.2个百分点,优质师资流动率不足15%,“择校热”“同质化”等问题尚未根本破解。作为连接城市教育高地与乡村教育根基的重要纽带,县域教育承载着38万家庭“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殷切期盼,更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的时代使命。如何打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我认为,必须以“五个突破”勇闯改革深水区,用“三个坚持”锚定发展坐标系,方能打造出强劲有力的县域教育新引擎。

  一、以“破壁攻坚”的魄力,实现“五个突破”,破解县域教育发展痛点

  (一)突破“唯分数”评价桎梏,构建“五育融合”的多元评价新机制

  长期以来,“一张试卷定优劣、分数排名论成败”的单一评价体系,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教育的多元发展——去年我县学生艺术素养达标率仅为78%,劳动实践课程开课率不足60%,这正是评价导向失衡的直接体现。我们必须掀起一场“评价革命”,彻底打破分数至上的桎梏,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此处隐藏3430字,下载后查看---

  (二)坚持以人为本,激活教育发展“内生力”

  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人”,既要让学生全面成长,也要让教师幸福工作。对学生而言,我们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在学业上,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行“弹性作业”“分层作业”,去年学生平均书面作业时间减少至1.5小时以内;在健康上,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备45名专职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去年学生近视率下降1.8个百分点;在素养上,开齐开足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组建320个学生社团,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对教师而言,我们全力保障其权益与成长:在待遇上,健全教师薪酬保障机制,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去年为教师上涨绩效工资15%;在成长上,搭建“分层培养平台”:为青年教师制定“三年成长计划”,为骨干教师设立“科研专项基金”,去年共投入36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1200人次;在关怀上,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关爱中心”,定期开展心理疏导,解决教师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实际问题,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三)坚持改革创新,筑牢教育发展“动力源”

  县域教育要突破瓶颈,必须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我们将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为教育改革“松绑赋能”:在办学自主权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将课程设置、教师招聘、经费使用等12项权限下放给学校,今年已确定8所学校作为改革试点校,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在协同育人上,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立县域家长学校总校,培训家长1.2万人次,建立“家校沟通AAA群”实现全覆盖,联合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解决家长“接娃难”问题;在技术赋能上,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工程”: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设“县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诊断教学问题;试点“AI课后辅导”系统,为农村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目前已在10所农村学校试运行,学生学习效率提升20%。同时,建立“教育改革容错纠错机制”,明确改革探索中12种免责情形,为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校长和教师撑腰鼓劲,让改革创新成为县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各位领导、同仁们,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蓝图,而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的使命。实现“五个突破”,需要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攻坚克难;坚守“三个坚持”,需要我们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定力砥砺前行。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携手并肩、同心同向——用“五个突破”的实绩打破发展壁垒,用“三个坚持”的坚守守护教育初心,共同激活县域教育发展的新动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书写XX县域教育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