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聊聊“教师”这两个字的重量。常有人说,教师不过是一份职业,如同医生救死扶伤、工程师筑桥修路,各有其职责范畴。但在我心中,教师从来不止是一份职业,它是一种“模样”——是学生回望时,总能寻见的那道踏实背影;是时光沉淀后,依旧镌刻在记忆中的那缕暖光。
一、教师的模样,是立在讲台旁的“专注”
校园里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讲台旁那个全神贯注的身影。这份专注,不是刻意的演绎,而是发自内心的投入,像农夫照料庄稼时的悉心耕耘,像工匠雕琢器物时的精益求精。
---此处隐藏1657字,下载后查看---
学生的成长路上总有磕绊:考试失利后伏在桌上抹眼泪,竞选失败后躲在走廊里失落,和同学闹矛盾后涨红了脸却不知如何开口。这时,教师的“光亮”,是递上一张纸巾时轻声道“没关系,咱们再试试”;是陪他坐在操场边,听他把委屈说完的耐心;是帮他梳理问题时,那句“我相信你能找到解决办法”。这份“伸援手”的温暖,不是轰轰烈烈的帮助,却恰似寒冬里的一杯暖饮,让学生记住:哪怕遇到难走的路,也有人愿意为他停一停、扶一把。
(二)是言行里的“正能量”
教师的“光亮”,从来不是刻意教给学生的道理,而是藏在日常的言行中:批改作业时,在错题旁写下“再仔细瞧瞧,你肯定能发现问题”,而不是画一个刺眼的叉;瞧见地上的纸屑,弯腰拾起的刹那,学生就学会了“责任”;面对教学中的难题,笑着说“咱们一起琢磨琢磨”,学生就懂得了“乐观”。这些细碎的瞬间,如同撒在孩子心底的星辰,或许当时不起眼,却会在多年后成为他们面对生活的底气——原来做人可以这样温暖,做事可以这样坚定,这就是教师印在记忆中最光亮的模样。
老师们,“职业”会有下班的铃响,会有岗位的界限,但“模样”没有。它藏在我们每一次备课的用心里,藏在和孩子交谈的语调里,藏在多年后学生回忆校园时,那句“我当年有位老师,他特别……”的描述里。愿我们都能活成这样的“模样”:让学生想起时,心底有光;让教育提及,底色温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