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深耕课堂沃土,让教学实效与温度共融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金秋开学季,我们再次聚焦教学这一核心议题。今天的会议,不是罗列任务清单,而是要共同探寻: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滋养思维的田野?如何让教学既能筑牢知识根基,又能照亮学生心灵?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的养分,从来不是单一的分数指标。真正的教学成效,在于学生是否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带着热爱持续探索。本学期,我们要以“深耕细作”的态度,从课堂生命力激活、评价体系革新、教研生态重塑三个方向发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

  一、让课堂成为生长的原野——破解教与学的深层联结

  当前课堂中存在的痛点值得警惕:有的课堂沦为“知识灌输流水线”,教师讲得疲惫,学生听得麻木;有的课堂追求表面活跃,却缺乏思维的纵深;还有的教学内容悬浮于生活之上,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未能建立教学与学生成长的真实联结。

---此处隐藏2121字,下载后查看---

  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知识网络”而非“知识孤岛”。定期开展“学科融合工作坊”,比如历史与艺术学科可以合作开发“古代服饰与社会变迁”主题课程;数学与信息技术可以联合设计“数据可视化探究”项目。通过跨学科教研,不仅让教师看到知识的关联性,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专业成长要搭建“阶梯式平台”

  建立“新老互助、骨干引领、全员共进”的成长机制:开展“临床式课例研究”,组织教师集体观课、切片分析、迭代改进;设立“问题解决工作坊”,针对教学难点进行专题攻关;推行“教师成长叙事”分享会,让教学经验在故事化表达中实现深度传递。特别要关注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定制化培养方案”,促进其快速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各位老师,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每一寸土壤都孕育着成长的可能。让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对学生的关爱融入教学细节,把专业的智慧注入课堂设计,让教学既有攻坚克难的实效,又有温润心灵的温度,共同书写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