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4年,市国资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财政局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依照我市国资国企改革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监管途径,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保党纪学习教育稳固扎根。

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统领,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用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治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环节。积极推动中心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4年,中心共召开党员大会7次、支委会13次、组织开展主题党日4次、集中学习8次、讲党课6次,持续巩固好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立足中心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着力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增强工作责任感,履职履责,主动担当作为,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各项工作任务。持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发挥党建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支可堪重用的骨干队伍,为国资国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

---此处隐藏4369字,下载后查看---

(三)经营性资产少。虽然经过专业机构的资产优化,中锐集团的资产结构符合“335”要求,但也存在大量的土地房屋、市政设施等资产,真正经营性的项目资产偏少,资产质量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市国有企业主要业务开展仍以传统产业居多,真正走向市场,靠竞争力盈利的项目较少,盈利能力较弱;布局结构上偏重基础设施投资和各类代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极低,高新技术领域涉猎很少。

(五)人才队伍建设待完善。由于化州国企改革时间短,薪酬方案等制度还在完善,中锐集团组建的时间不长,社会认知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市国企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的领导班子人才非常缺乏。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一是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茂名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化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关精神和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化州国企改革工作,推动化州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国资国企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强化国资中心监管职责。为有效监管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心将继续加强对下属公司的人财物管理制度建设,《化州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监管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化州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化州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监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已上报上级部门审定,通过建立全面、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人事、财务、物资等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规范各项工作的操作和流程,加强对各公司业务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三是强化资产出租管理,对于未能按合同条款按期上缴租金的单位,中心通过发送催缴通知书催促各单位把经营性资产的租金上缴国库,若相关单位扔不按时上缴租金的,建议市财政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到欠缴单位追缴租金;中心组织人员调查学校关停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原因,做学校的思想工作并督促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建议市财政局及时批复资产单位关于修缮维修费用的请示,提高出租方的积极性。四是加快资产整合注入工作,与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税务局、水务局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加快优质资产资源注入中锐集团的工作进度,进一步做大中锐集团资产规模,做优资产结构。五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加油站、国有资产屋顶光伏建设、文楼拦河闸重建工程、化州市水环境整治与产业融合开发、农村污水运维等项目建设工作;推进化州市公共智慧停车项目、鉴江夜游项目、橘州市场重建项目、罗江新区基础设施、那务温泉康养项目等项目前期筹划报建工作。六是加快业务整合优化,指导中锐集团推进业务专业化整合,构建能源开发、城市建设、食品贸易及物流配送等业务板块,推进农产品生态供应链、沥青搅拌站、数字资产等项目的投资合作;集团积极谋划合资成立监理及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投资公司、谋划与新能源科技公司合作研究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七是加快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锐集团制定的人员招聘工作方案,一方面从现有下属国企遴选优秀人员进入集团总部;另一方面开展社会招聘,吸引有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熟悉企业财务和融资等工作的人才,有条不紊地开展招聘工作,确保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