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2025年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社会工作发表了诸多重要论述,为我们开展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深入领会、精准把握,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省委工作要求,切实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全力以赴推动我市社会工作迈向新高度,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明确社会工作新方位

(一)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社会发展大势。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趋势、新变化不断涌现。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大量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流动,这对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社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相关统计,近三年来,我市因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劳动力转移人数累计超过XX万人,如何帮助这些人员实现再就业、提升职业技能,成为社会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在为社会工作提供新手段、新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安全、数字鸿沟等新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市老年群体中仍有超过XX%的人对智能设备的使用存在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工作中加大对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的关注与投入。此外,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趋强烈,对社会公平正义、公共服务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为社会工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也赋予了更重大的使命。

(二)聚焦本地实情,剖析社会工作现状。回顾过往,我市社会工作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不断完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扩大救助覆盖范围。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XX元和XX元,惠及XX万困难群众。在养老服务领域,持续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XX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XX%。在社区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例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人才数量相对较少,结构不够合理,每万人拥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仅为XX人,远低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部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能力较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同时,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还不够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有限,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处隐藏6272字,下载后查看---

(二)完善部门协作,构建齐抓共管格局。社会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一是要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业务主管部门,要承担起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职责。教育、卫生、司法等其他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做好本领域内的社会工作。例如,教育部门要负责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等服务;卫生部门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康复指导等服务。二是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跨部门的社会工作问题。在开展重大社会工作项目时,各部门要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要强化部门联动执法。针对社会工作领域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民政、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加强对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市场的监管,维护社会工作秩序,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多元主体活力。社会力量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场地设施、开展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社会组织提升能力。鼓励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领域开展特色服务项目,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工作中的专业优势。同时,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通过捐赠、设立公益基金、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社会工作。例如,企业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教学设备、为困难家庭提供就业岗位等。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四)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工作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合作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要开展跨地区经验交流。与周边地区建立社会工作交流合作机制,定期组织考察学习活动,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交流学习,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我市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要推动区域资源共享。整合区域内的社会工作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例如,在应对区域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时,区域内各地区可以共享救援物资、专业救援队伍等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要开展联合项目合作。围绕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如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开展联合项目合作。通过合作项目的实施,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升区域社会工作的协同发展能力,拓展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

(五)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执行能力。基层是社会工作的主战场,夯实基层基础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基层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为开展基层社会工作提供平台。目前,我市已建成XX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达到XX%,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实现全覆盖。其次,要提升基层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质。通过开展基层社会工作者培训、业务指导等活动,提高基层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鼓励基层社会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基层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再者,要完善基层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调研、项目策划、服务实施、效果评估等工作机制,确保基层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有序开展,提高基层社会工作的服务执行能力,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同志们,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协同奋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推动我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在新的征程中书写我市社会工作的壮丽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