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月28日,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作为应急管理部门,我们肩负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实际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刻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与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此处隐藏5448字,下载后查看---
(四)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加强对地震、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的监测,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基层和群众。二是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等重点工程,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三是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军队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强化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完善灾害救助政策,提高灾害救助水平,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灾害损失评估和恢复重建规划编制,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五)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一是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普及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加强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加强应急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弘扬应急文化,宣传应急管理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国际应急交流合作,提升应急管理国际影响力。一是积极参与国际应急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应急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应急救援行动,分享应急管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二是加强应急管理国际交流。开展应急管理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技术研讨和人才培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应急管理理念和经验,提升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三是推动应急管理技术装备“走出去”。支持我市应急管理技术装备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升我市应急管理技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同志们,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应急管理部门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