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强调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全会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必须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仅要在“查”上动真格,还要在“治”上见真章,标本兼治铲除风腐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不断提升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治理效能。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风腐同查同治的内涵要求
党的作风代表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既是破解作风顽疾的重要手段,也是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必要措施,必须久久为功、绝不松懈。
(一)风腐同查同治是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新时代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回顾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到久久为功、寸步不让纠治“四风”;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我们党在不断自我革命中,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风腐同查同治,是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不断深化,凝结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实践中拓展。
(二)风腐同查同治是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演变规律的深刻认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从查办案件情况看,大量案例证明,“四风”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很多被查处的干部,都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盒茶、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打开了缺口,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同时,腐败催生助长“四风”问题,一些腐败案件背后,往往伴随着政商勾连、交往无度、拉帮结派、权力寻租等不良风气,如果得不到有效惩治,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带坏一方政治生态。因此,只惩治腐败不纠治歪风,腐败就无法有效清除;作风堤坝不牢固,腐败治理成果也难以巩固。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必须深刻把握风腐同根同源的规律性认识,准确把握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阶段性特征,把纠“四风”和反腐败贯通起来,在整饬作风、惩治腐败上同向发力、双向突破,坚决斩断风腐交织利益链,不断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三)风腐同查同治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从我市正风反腐情况看,2024年全市共查处“四风”问题457起、处理处分594人,同比分别增长66.2%、76.3%;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87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93人,同比分别增长17.7%、19.4%。特别是在留置的79人中,38人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占比达到48.1%,由风及腐、风腐交织,同样是亟待解决、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专门力量,必须深刻领悟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将风腐同查同治作为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的主攻方向,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思路举措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不断提升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治理效能。
---此处隐藏2640字,下载后查看---
三、健全制度机制,凝聚风腐同查同治强大工作合力
风腐同查同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整体思维、增强系统观念,不断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强化正风反腐各方面力量和要素之间协同配合,形成内外协作、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
(一)坚持全流程贯通,构建同查同治工作链条。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责任落实机制,打通其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推动风腐同查同治规范化长效化。明确责任落实。将风腐同查同治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布局,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对管党治党不严不实、发生严重“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部门单位,既追究相关党组织的责任,又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以精准问责推动责任落实。明确工作闭环。以“查处通报、建章立制、警示教育、完善治理”链条为重点,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充分运用集体会商、专案碰头、专题汇报等方式,对风腐一体问题线索共同分析研判、审核把关。明确具体事项。完善细化必问必核必审事项,健全优先处置、快查快办、严惩重处等工作机制,强化线索移送、问题查处、综合协调等环节管理,既防止纠“四风”疲劳厌战、松懈歇脚,又破解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发现、取证、定性难题,斩断风腐勾连利益链。
(二)坚持全要素发力,整合正风反腐有效资源。突出多方联动、同频共振,推动更多资源力量统筹协作,形成风腐同查同治更大动能。注重内部衔接。加强信访、党风政风监督、宣传、案管、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以及巡察等部门工作统筹,定期梳理分析信访反映的热点、监督检查发现的苗头、审查调查移送的线索、巡视巡察了解的问题等,会商研判趋势性变化、地域性特点,实现从查处个案向风腐同查同治、解决共性问题拓展。注重部门协同。加强与财政、审计、公安、统计、司法等部门联动,建立违规吃喝、酒驾醉驾等问题通报倒查机制,加大跨部门、跨领域信息沟通、线索移送、联查识别、成果共享力度,对重大复杂疑难风腐问题及时研判分析,更加有效应对破解风腐隐形变异、翻新升级难题。注重社会参与。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保障党员行使应有权利、履行应尽责任;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积极为群众参与搭建平台,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做好受理、处置、反馈、化解等工作,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反映问题。
(三)坚持全周期管理,提升监督办案整体水平。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必须树牢“全周期管理”理念,着力提升监督执纪执法能力水平。强化指导把关。贯通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优化“室组”“组组”“室组地企校”监督办案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指导、督导,通过提级办理、驻点指导、异地管辖、提级审核等方式,推动风腐问题一体查处。强化案件质量。认真贯彻《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健全案件质量评查、重大问责提级审核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宽严相济、精准得当,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问题,贯通融合纪法情理,是什么性质就定性什么,防止处理处分畸轻畸重。强化数智赋能。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大数据办案中心、“智慧监督”平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建设应用,通过数据关联、碰撞比对、筛选分析等方式,不断提高主动监督、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穿透力,切实增强风腐同查同治的综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