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 做强县域经济为全局添彩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化完善、迈向现代化的路线图,吹响了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冲锋号”。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正实现以改革破局、引领发展。

强化理论认识,旗帜鲜明抓改革

准确把握全会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准确把握全会的理论意义。《决定》提出的“六个必然要求”,集中概括了推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围绕改革总目标强调了“七个聚焦”,进一步指明了聚力改革创新的主题主线;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15个部分中有6个部分直接涉及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烈信号;抓住重大问题谋划改革,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战略部署,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准确把握全会的现实意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连接着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的基层基础。《决定》提出的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围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等重要论述,为县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要充分认识到深化县域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聚焦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先行先试遇到的个性问题,敢于攻坚探索、善于担当作为,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改革动力活力,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此处隐藏2699字,下载后查看---

砥砺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抓改革

把牢正确方向。要强化理论武装抓改革,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搞清楚每项改革举措针对的是什么问题,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不偏不倚抓好改革落实。要做好实践转化抓改革,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对于明确的规定动作,不折不扣做全做实;对于原则性要求,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对于没有规定要求,自身有需求的,积极探索、敢闯敢试,如,可以优先从最急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最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从优势最突出、成效最明显的地方改起。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将党的领导落实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引导全县上下在改革上始终保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压实工作责任。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各项改革目标任务,编制出可操作、可量化的责任清单、事项清单、目标清单,定好盘子、找准路子、压实担子,确保各项改革部署科学有序推进。要建立健全职责清晰、权责一体、运转高效的改革推进机制,围绕省委、市委明确的12项、16项第一批重点推进改革事项清单,定期盘点调度改革进展,逐项评估改革成效,全面检验改革成色,真刀真枪促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狠抓贯彻落实。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紧密结合安化县情,确保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施工图”。要强化督查抓落地,以“严密部署、严格标准、严实作风”为要求,将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内容,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要不断完善正向激励、容错纠错等保障机制,牢固树立“凭实绩论英雄、凭实干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更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给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干部,拥有更多干事创业的“试错权”和担当作为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