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从严从实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研究管党治党实践”[1]P29,“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党内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表现多样,我们要全面查找、全面发力。”[2]这要求我们查摆并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能。综合经典文献和观察经验,本次研究将基层党建工作效能界定为党员、群众对基层党建工作内容、作用等方面的评价。调研报告以308份问卷调查和若干人次深度访谈为基础,力求做到对基层党建工作效能及其限度的客观描述,并为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提供数据、材料支撑。
一、现状分析
本次研究被调查者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从政治面貌、行业、职级、岗位四个方面获取样本特征。从政治面貌看,党员群体占比近90%。从所在行业看,来自党政机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国有企业的占比超过85%,调查对象呈现出“泛体制内”的特征。从职级看,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占比约58%;从岗位类别看,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占比60%。从样本特征来看,应当说本次调查是懂实情的“行内人”居多。调查发现,基层党建工作效能在整体评价向好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序分布。
(一)基层党建工作效能整体评价向好与差序分布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并向基层延伸,多措并举、系统施治,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显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显著提升。
---此处隐藏7862字,下载后查看---
(三)牢牢抓住党建引领核心与功能
针对因基层党建工作效能不足而形成的“党建无用论”,必须力戒现有党建活动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充分激活各级党组织作用功能。
一是力戒基层党建形式化。基层党建要发挥实效,必须破解形式化这个顽疾,发挥各级党组织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当问及“您认为基层党建工作应如何更好改进”时,比例最高(70.03%)的选择是“多务实少务虚”,反映了广大党员干部对该问题的清醒认识。对此,在完善党建考评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准确认识并提高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回归政党扁平化组织方式。政党组织并非行政组织、更非权力组织,作为扁平化的政治组织,组织动员社会公众是政党的主要运转方式。为什么我们党在革命年代的党建工作没有那么多形式化要求却极为有效?原因在于我们抓住了党建工作的核心:那就是做人的工作,将广大党员、群众组织动员起来。邓小平指出,“原则上说,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14]P365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第一线,必须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等要求,紧紧抓住党建工作中“人”这一核心要素。特别是在经济业态渐趋多元化的今天,在加强传统领域基层党建的同时,也要注重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突出政治功能,增强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广大党员群众组织动员起来以推动发展、参与治理。
三是党建工作要有效结合并引领中心工作。发挥党建工作的实际效用,其落脚点在于引领并推动中心工作。总书记指出:党的自我革命“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促进事业发展”。[3]P110这表明,党建工作本身不是目的,不是为了搞党建而搞党建,抓党建的目的是要促进中心工作、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由于各领域党组织形态多样、作用定位和中心任务均存在差异,因此,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提升党建引领的实效。例如,在农村,就是要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全方位振兴;在城市,就是要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城市基层的良治善治;在企业,就是要聚焦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等等。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相互叠加,“塔西佗陷阱”效应与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舆论场相互交织,基层党组织更应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帮忙不添乱、引领不包办,切实发挥党建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