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位于**市北部,面积**.*平方公里,辖*村*居,常住人口约*.*万人。针对**地小、人少、底子薄的问题,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坚持党建统领、工农并举、统筹城乡、精品发展,形成了以五金制品、家用电器、淋浴房、精细化工等为主,农渔为辅的产业特色。经济社会和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镇党委下辖基层党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现有党员****人。多年来,党员在推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党的基层建设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党务与业务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明显。具体表现为:
(一)党建党务偏虚化弱化。一是干部联系群众形式单一。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每周二党员联系群众活动日工作被动应付,实质内容不多,以此为形式的党员与群众沟通交流成效有限。如个别村民有诉求仍习惯走上访途径,造成行政资源浪费和干群关系紧张。二是农村无职党员服务群众无平台。出现宗旨意识淡化、身份模糊,缺乏党员自我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的问题。如一些基层党员存在不收误工费就不积极参加党员活动或基层组织选举等现象。三是对生产队长的领导力不足。村民小组长中党员占比仅为*%,党对村民小组无法产生有效约束,一些村民小组长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搭载个人利益诉求,甚至在征地拆迁、企业落地等工作中提出明显不合理不合法要求。
(二)镇村建设、公共服务“吃力不讨好”。一是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由于服务管理机构分割引致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本位主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办法互不联通,工作安排各行其是,政出多门。同时,资源配置分散,重复投入,必然导致效率低下。比如,消防、环保、安监、卫计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战、协调不力的问题,缺乏统筹联勤联动机制,缺乏统一指挥调度力量,往往重复操作、交叉执法,造成社会管理人财物的浪费。特别是没有体现党委对群众的关心爱护,没有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实现党委对外形象的提升。二是党员团结带领作用发挥不够。**作为后发镇区,刚达到财政刚性收支平衡,难以支撑庞大的发展建设费用,而同时党员在农村环境整治、拆除“两违”、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中亲力亲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不能做到以主观努力、人定胜天的精神影响和带动群众,以最小的财政投入实现最大的建设成效。三是村的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不足。村的基层组织的原创动力没有充分调动,一些实践中本可以早些摸索出来的有效管用的“土办法”、“族群影响力”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党委政府在城乡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工作中使了大力气,花了大本钱,却收效甚微。群众有获得但对组织无感,存在“打酱油”、看热闹的心理,甚至找茬子、对着干。
初步分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缺乏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党对村(社区)的建设和帮扶,行政色彩重,党委角色轻,群众对“惠从何来”的认识不清。二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没有充分挖掘。体现在向基层党组织传导责任压力不够,同时调动基层党组织积极性也不足,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三是党的影响力没有有效贯穿到村民小组一级,影响力入户更难以做到。村民小组长中党员比例过低,把党员培养为村民小组长的意识和努力未到位。
---此处隐藏5205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统筹抓好村组干部和网格长队伍建设。按照便于生活、管理和活动开展的原则,合理撤并、调整、优化村民小组,在党组织领导下以网格为单元整合各类管理力量,推动治理工作落地。统筹抓好村组干部和各级网格长队伍建设,注重把工作有热心、群众基础好、沟通能力强、善于组织协调的村民小组长、妇女联络员、协管员、志愿者,以及熟悉本村情况、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保洁员、志愿者等纳入进来,努力打造一支扎根一线、数量充足、熟悉情况、热心服务的工作队。
三是健全沟通联系和协调解决问题工作机制。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搭建议事决策、交流协调平台。建立难题难事约请制度,一级网格对于收集汇总的治理难点问题,可约请镇职能部门到网格现场办公,面对面协调解决问题。建立快速联系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村居党组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推行“党建网格”亮招牌、亮身份、亮承诺,在村(社区)广泛公示网格架构图、网格长、党员服务队员等资料。
四是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搭建“党建网格信息系统”,包含辖区管理、线索管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组织场所、日常办公、事件处理、研判分析、报表统计、数据管理等模块,电脑端与手机端平台打通,方便网格工作人员记录和处理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推动人、地、物、事、组织、舆情等各类信息资源统一管控。完善“信息采集、源头发现、问题处置、核查反馈”工作流程,建立“普通、重大、紧急”三类信息等级制度,推动形成市镇村三级信息处置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五是切实强化“网格党建”基础保障。建立网格长和党员服务队员教育培训制度,不定期通过集中办班、相互观摩交流等方式,提高网格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服务管理的能力。依托“党建网格信息系统”,建立考核机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提供有效信息的网格员、党员服务队员或其他社会群众,按照信息价值给予奖励。评选优秀网格长和党员服务队员,对不适应工作要求的,进行调整。加大对网格化党建阵地建设、信息平台建设以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为推进网格化党建管理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基层党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今后,**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努力把农村党组织网格建设成为政府服务第一窗口、党群互动第一载体、矛盾化解第一阵地、和谐稳定第一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