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基础党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组织基础、领导核心、直接力量和重要纽带,其职能发挥作用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给乡镇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为此,xx镇在结合本镇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边总结经验,边调研现状,边思考对策,先后深入村居和农户,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一、xx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一)xx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
xx镇位于xx县西部,现辖x个村委会、x个居委会,x个自然村,x个村小组,人口x万人,其中城镇人口x人。全镇共有x个党支部,其中联合党支部x个,共有党员x名,其中女党员x名,农村党员x名。现党政班子成员x名,其中党委班子成员共有x名,其中研究生文化程度的x名,本科文化程度的x名,平均年龄x岁。农村共有两委干部x名,其中支委x名,村委x名(现两委交叉数x名),支部委员平均年龄x岁,村委委员平均年龄x岁。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一是健全完善党员发展管理制度,做到量质提升。注重从生产一线、农村妇女、致富能手中多渠道发展党员,逐步优化党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建设流动党员登记制、支委联系制,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动向。推行党员定岗定责制,党员公开承诺制,党内学习制,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类别对党员提出不同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远程教育、电视等设备,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等形式,强化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市、县各类会议精神,掌握中央、省、市、县关于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整体素质。
---此处隐藏2777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建立社会治理大格局。基层党委要充分发挥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优势、领导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优势,以党建带团建、妇建,以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以党组织工作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大格局,极大地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凝聚抓好社会治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有效整合资源力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利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平台,对司法、综治、派出所、安全生产等工作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一站式、流程化服务管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将政府从经济发展和大量行政事务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三)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社会治理能力。一是加大农村党员发展力度和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二是加大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三是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四)完善农村建设,实现群众自我管理。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鼓励、舆论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二是创造产业优势,培育壮大优质稻、南丰蜜桔、无公害蔬菜、特色养殖四大基地建设,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增强农民致富能力;三是创造技能优势,采取技能培训,实地指导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上、用得上、能致富,增强农民适应能力;四是狠抓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
(五)量化工作指标,创新“社会治理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创新社会治理的绩效考核体系,量化社会治理指标和综合评价体系,把计划生育、信访及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作为考核镇村干部的约束性指标,转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治理的思想,引导全体干部抓好社会治理工作,切实提升社会治理创新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