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的重要途径。工伤保险在我县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实现市级统筹,现已正轨化运转。xx工伤保险无论是参保人数,抑或基金结余都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趋势。但不容忽视的是,依然存在着对工伤保险认识不足、工伤认定有误区以及新制度落实比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对xx县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认真了解一些基本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措施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运行情况

1、制度建设情况。为规范工作流程和强化内控管理,建立健全了基金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工伤事故快报制度、协议医疗定点管理制度、“小额工伤”快速处理制度、经办流程管理制度、双岗双审制度等12个制度。

2、基金收入状况。xx县工伤保险基金从xx年开始建立,其收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基金来源于参保单位缴费和银行存款利息,累计征缴1363.2万元。其中xx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64.7万元;xx年97.6万元;xx年118.8万元;xx年281.4万元;xx年347万元;xx年343.8万元。

3、基金支付现状。基金支出分待遇支出和三项费用支出两项。随着参保职工人数的增长和享受待遇的人员增多以及待遇标准的增幅,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累计支出900.1万元。其中xx年33.1万元;xx年56.6万元;xx年86.8万元;xx年181万元;xx年186.6万元;xx年324.5万元。收支相抵,累计结余463.1万元。

---此处隐藏2566字,下载后查看---

(六)待遇赔付,时间滞长。医疗费由于与医院直接结算运行不良,需县、市两级手工审核;伤残待遇需待劳动能力鉴定后才能核定。同时,基金拨付需向市工伤保险处申请拨款到县里帐户后,才能有钱给付相关待遇,期间的种种原因导致受伤职工及职工家属不能及时得到赔偿,长此以往极大的挫伤了企业的参保积极性,同时也给工伤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下一步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为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识,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仅要开展上街咨询、散发宣传单的活动,还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传,营造参加工伤保险是利国利民的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高危行业、多发事故企业法人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安全生产主动性,做到预防为主。切实解决企业负责人及其从业人员认识上的不足和观念上的误区,特别是要宣传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相比具有的优越性,工伤保险支付原则是上不封顶下不兜底,商业保险实行定额支付,增强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积极性。同时,发动群众参与扩面,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作为扩面的重要举措,职工亲自参与扩面,主动维权,推动扩面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树立今天为企业省钱,明天一旦发生工伤就给企业增加负担的观念。通过政策宣传,让企业和劳动者从“要我参保”成为“我要参保”的自觉行动,从而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组织领导,实现联动。各级政府要建立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开展实质性工作。因工伤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要加强与税务、安监、城建、企业主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各司其职、整体作战。人社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伤保险扩面征缴牵头职能,加强督促指导和基本管理,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安监局将参加工伤保险作为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依法督促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未参加或没有按时缴费的企业不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住建局按照《建筑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三)加大执法力度,定期通报。基金征缴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工伤保险基金能否收支平衡、安全运转。劳动监察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做好征缴范围内各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征缴工作。要充分利用稽查手段,对参保企业的职工人数和费率进行实地稽核,对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改正,并按规定进行处罚,对应参保而未参保的企业由劳动监察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并限期参加工伤保险,彻底杜绝个别领导帮企业打招呼,不缴或者少缴保险费的现象,对多次督促仍不参保的企业,要采取果断措施,定期通报,对责任人要依法进行处罚,绝不姑息,要依靠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手段促其参保。从根本上扭转部分单位“扩面”工作乐意的就参加,不乐意的就不参加这个怪圈。同时要有目的地、有重点地查处个别“钉子户”企业,并且在媒体曝光,争取“敲山震虎”和“杀一儆百”的宣传效果。同时体现法律的尊严和震慑力,让企业认识到不参保就别无选择。

(四)转变工作作风,简化程序。目前,我县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如果还拿着以前的老观念老传统去工作的话,势必将被形势淘汰。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在工作思路上有所突破,要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后,人社部门在接到工伤报告后,在待遇支付环节上做到方便快捷。同时,树立为企业服务、为伤残职工服务的思想,做到热情服务,耐心解释,主动为企业和伤残职工排忧解难。对用工灵活的建筑企业,可按工程总造价确定缴费基数,低费率为职工办理参加,政府让利农民工集中的高危行业。对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可以按季度为其办理工伤保险业务。通过灵活的方式,为参保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推动工伤保险扩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