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高企培育成果显著。联合税务、市监等多部门,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训会X场,累计服务企业X家次。通过实地走访企业X家以及线上服务企业X余家,利用科技服务工作群常态化宣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扩大企业知晓度。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X家,预计全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家以上,有望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入库数量实现了显著增长。积极推行科技服务进社区的专项行动,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力其顺利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截至2025年6月底,已成功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X家,同比增长X%,在全省范围内,完成进度位居前列。三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稳步推进。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管理台账,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数据库。深化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致力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上半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
(二)加速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一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全力支持X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上半年,国家实验室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X市先进计算中心一期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二是新型研发机构蓬勃发展。持续深化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强化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服务与管理,确保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X家,上半年新增孵化企业X家,转化科技成果X项。三是创新载体能级不断提升。新增省级众创空间X家、新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X家,储备国家级众创空间X家。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提升孵化服务能力。上半年,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孵企业总数达到X家,毕业企业X家。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落地。建立“专班+专员”组织体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招商工作。2025年上半年,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成立企业数X家,同比增长X%。积极对接高校院所,推动科技成果在肥转化,上半年共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X项。二是技术合同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合同交易。2025年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登记总额完成登记X亿,吸纳一线城市高校院所技术合同X万元,技术合同交易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完善。以X省创新馆为依托,积极构建X省科技大市场及其X市分市场,致力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X省科技大市场X市分市场成功举办了各类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共计X场,有效促进了技术交易,交易金额达到X亿元。
(四)深化科技金融融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科技信贷投放持续加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银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2025年上半年,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持续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完善科技金融特色产品谱系等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二是科技金融特色产品不断丰富。完善“创新积分制”,深化“技术流”评价体系运用,迭代优化线上产品体系。例如,XX银行X市分行利用数字化手段融合“创新积分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上半年,全市新增科技金融特色产品X个,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X亿元。三是科技金融生态逐步构建。以XX银行为桥梁,有效整合证券、投资、担保、知识产权服务等行业的领军机构资源,成功组建金融服务联盟,积极推进客户信息共享和生态圈优势互补。今年上半年,金融服务联盟为X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此处隐藏3538字,下载后查看---
(三)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一是提升科技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扩大科技信贷规模。大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不断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各类金融资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投资机构、担保机构等加强合作,形成科技金融服务的强大合力。三是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科技企业上市的培育和辅导,推动更多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四)深入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一是加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的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与一线城市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二是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合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与X市之间的创新协同,实现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产业等方面的共建共享。三是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去”“引进来”,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提高人才吸引力。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使用。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三是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创新能力、业绩贡献等评价指标。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主题教育。要持续深入地开展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有效预防廉政风险。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025年下半年,X市科技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X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